Taranaki盆地中超压带的分布、成因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运用直接测量结果(如重复地层测试)和间接测量结果(钻井参数和电缆测井资料,如声波测井和电阻率测井)对Taranaki盆地的地下压力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盆地存在三条压力带:一条为近静水压力带(A带),它横贯整个盆地,但深度各异;下伏超压带(B带),其压力约比静水压力高出1 100 psi(7.584 MPa),在1 900~4 100 m(6 234~13 451 ft)深度横贯Manaia地堑,并沿盆地东部边缘向北延伸;第三条压力带(c带)具有大约2 100 psi(14.479 MPa)的超压,在盆地的不同部位直接伏于A带和B带之下(钻遇此带的井数有限)。超压的主要成因是上始新统‐渐新统海相页岩层中保持了不均衡的压实作用。在盆地的有些地方,生烃(尤其是在高成熟度时油裂解成气)有助于形成超压。超压从纵横两个方向释放至渗透性地层中。中间过渡带(封闭层)由岩性界面、成岩作用带和断裂面构成。渐新世的碳酸盐岩,虽然地层普遍较薄,但对于该盆地大部分区域的垂向水力连通也是个有效的屏障。Manaia地堑是一个局部封闭系统,由区域层序界面之上的顶部页岩层、断块中的岩性隔层、断层面和隐伏露头层序的复杂共同作用保持超压;间歇性的断裂使得流体能够以动态断层阀的方式从B带向A带垂向流动。到目前为止,所有石油储量均发现于A带,大部分凝析气储量蕴藏在B带,在C带中尚未确定工业油气储量。这几个压力带的空间范围和适当的压力范围对于钻井设计、钻进施工安全、确定油气柱高度和气体膨胀系数以及勘查路线分析都是重要的。区域压力范围的分析可以确定地下隔层和封闭层。断层是输送流体的主要通道,流体都集中在压力突变带。断面和成岩作用带的强度可能是流体动力释放的控制因素。C带的勘探程度很低,它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大规模干气聚集带;该带可能被一个横切岩性界面(常规制图层位)的成岩作用带所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