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底泥中氮素空间分布异质性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戎静;庄舜尧;杨浩
  • 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
  • 出生年:1987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滇池;底泥;氮素;空间变异
  • 起始页:10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池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对侵蚀产沙响应的多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4087307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 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6319006)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 主编:刘国彬
  • 卷:30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70.66144
摘要
采用传统统计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滇池底泥0—5,5—10,10—20cm中的全氮、有机氮、铵态氮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层底泥中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变异性均较大。结构性因素对0—5cm底泥中全氮影响比较大,而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0—5cm和10—20cm这两层底泥中的铵态氮以及10—20cm中的3种形态氮的影响相近。从整个滇池来看,3层底泥中3种形态氮的含量均呈现自北向南递减,各种形态氮均在湖泊中心出现较深颜色的斑块,说明底泥氮有向湖泊中间沉积的趋势。同时随着深度的增加,3种形态氮在空间分布的颜色深浅是0—5cm>5—10cm>10—20cm,可见底泥中氮的累积逐年增加,滇池污染有加重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