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叶中异构和反异构烷烃的成因及其光合作用C同位素分馏效应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何琴;刘菊;徐忠辉;Kliti Grice;卢鸿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烟草叶;生物合成;异构烷烃;反异构烷烃;稳定C同位素
  • 起始页:282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7014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3032)
  • 刊名:地球化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电子信箱:E-mail:dqhx@gig.ac.cn;dqhx@tom.com
  • 卷:38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70.6208-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烟草叶是目前惟一可以通过生物合成得到大量异构和反异构烷烃的植物,然而许多文献对化合物中甲基碳位和奇偶碳数的变化成因未提及。对其成因进行了文献追踪,并对温室不同生长条件(温度、CO2和光照)下培育的烟草叶中的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和反异构烷烃的单体稳定C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烟草叶中特殊脂类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合成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行探索研究。与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相比,反异构烷烃的δ13C值平均相对偏重2‰,证明反异构烷烃确实具有不同的合成前身物(2-甲基丁酰辅酶A)。比起甲基基团,脱羧反应很可能使得乙酰辅酶A的羧基基团δ13C值偏轻。本研究中异构烷烃和正构烷烃δ13C值的相似性,说明乙酰辅酶A和前身物2-甲基丙酰辅酶A(C4-CoA)之间的C同位素组成很可能是相似的。用水量越多,烟草叶中异构、反异构烷烃和正构烷烃稳定C同位素组成越偏轻。与强光条件比,弱光条件下培育的烟草叶中正构烷烃的稳定C同位素组成偏轻约2.2‰,异构和反异构烷烃稳定C同位素组成也分别偏轻1.8‰和1.9‰。温度对烟草叶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反异构烷烃的稳定C同位素组成影响甚小,与Farquhar(1980)有关植物体C同位素组成的报道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