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方法刍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严程
  • 英文作者:Yan Cheng;
  • 中文刊名:ZXZ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 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8
  • 出版单位:现代中文学刊
  • 年:2019
  • 期:No.58
  • 语种:中文;
  • 页:ZXZD201901012
  • 页数:3
  • CN:01
  • ISSN:31-2026/G4
  • 分类号:77-79
摘要
<正>不数年间,"数字人文"已跃然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热门话题,从事"文献学"、"叙事学"之类的专门研究时,若不提一提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和切词分词的方法,都难称学术"预流"。然而就在几年前,大部分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还很难找到研究者使用"数据库"的痕迹,哪怕论文中罗列的大量举例都来自数据库的关键词搜索与匹配,却仍不免要在注释或参考文献中还原原典,抹去"检索"的痕迹,使之看起来与检索卡片时代的人工爬梳无异,仿佛担心这样得来的文献显得作者"不够用功"。因而,当下的研究者
        
引文
1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高剑波:《Quantifying Digital Humanities:How Far Can We Go?》,“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的前沿与探索”国际研讨会(南京:南京大学,2017年6月)。
    3参见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合建“学术地图发布平台”。
    4霍伊特·朗、苏真:《文学模式识别:文本细读与机器学习之间的现代主义》,林懿译,《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刘颖,肖天久:《金庸与古龙小说计量风格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5参见清华大学孙茂松课题组“九歌——计算机古诗作诗系统”网站。
    6徐永明:《从数字化时代到数据库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0日。
    7吴尊明、王兆鹏:《唐宋词的定量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8《数据挖掘实操:用文本挖掘剖析近5万首<全唐诗>》,微信公众号“运营喵是怎样炼成的” 2018年3月25日。
    9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