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作者:肖燕飞 ; 徐志峰 ; 王瑞祥 ; 李金辉 ; 曹才放
  • 英文作者:XIAO Yanfei;XU Zhifeng;WANG Ruixiang;LI Jinhui;CAO Caifang;
  • 关键词:科研资源 ; 科教融合 ; 应用型创新人才 ; 江西理工大学
  • 中文刊名:GYJJ
  • 英文刊名:China Metallurgical Education
  • 机构: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30
  • 出版单位:中国冶金教育
  • 年:2019
  • 期:No.191
  • 基金:江西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SZG-14-01-01);;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7-7-22)
  • 语种:中文;
  • 页:GYJJ201902016
  • 页数:3
  • CN:02
  • ISSN:11-3775/G4
  • 分类号:53-55
摘要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科利用优势科研资源,通过教学与科研交叉、融合,推动优秀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设备等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搭建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有效提升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相关举措对于应用型地方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引文
[1]刘玉荣,韩涛,张进,等.科教协同育人培养材料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6):1-2.
    [2]成洪波.论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145.
    [3]李茂国,周红坊,朱正伟.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现状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58-62.
    [4]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5]陈亚惠.科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以C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5):45-46.
    [6]沈林.江西理工大学走特色产学研之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06-20(8).
    [7]梅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江西高校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2):58-60.
    [8]蔡薇,饶克,刘赣华.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尝试[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302-303.
    [9]李沙沙,谢永,周丹红,等.科教融合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31(4).111-112.
    [10]梁勇,林如丹.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J].成功(教育),2011(9):29-29.
    [11]姜平国,佟志芳,廖春发.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55-57.
    [12]林彦红.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27-39.
    [13]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14]张彩霞,孙国平.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31(6):64-65.
    [15]艾青.科教融合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内部控制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3):52-53.
    [16]邹晓东,韩旭,姚威.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