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量化指数看《红楼梦》诗歌的俄译——以《好了歌》俄译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章小凤
  •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 ; 俄译 ; 准确性指数 ; 随意性指数
  • 中文刊名:ZIYX
  • 英文刊名:Cognition and Practice
  • 机构:山东交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知与行
  • 年:2019
  • 期:No.37
  • 基金: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俄罗斯汉学发展”(SDJT20191008);; 俄罗斯国家俄语世界基金会项目“红楼梦在俄国”(RUML20132856)
  • 语种:中文;
  • 页:ZIYX201902020
  • 页数:5
  • CN:02
  • ISSN:23-1595/D
  • 分类号:89-93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一部旷世巨著,《红楼梦》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它在世界文学中享誉盛名,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作为数千年来中国古典文学最高成就的《红楼梦》,在俄国的关注程度亦然,尤其获得了俄罗斯汉学界和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国内学术界对《红楼梦》俄译本的研究也日益繁荣,研究角度多样、研究方式各异、研究格局广阔、研究成果显著。诗词曲赋无疑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集结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红楼梦》共有两个全译本,一个是1958年出版的,一个是1995年出版的。经过对比分析,以1995年出版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诗歌翻译家、文学家米哈伊尔·加斯帕罗夫提出了诗歌翻译的"准确性指数"和"随意性指数"评判标准。以这两个统计学指数为依据,以《好了歌》为例,考察《红楼梦》诗歌的俄译情况,揭示出1995年《红楼梦》俄译本的诗歌俄译的"准确性指数"较高,"随意性指数"较低,总体较为理想。
        
引文
[1] ЦаоСюэцинь.Сон в красном тереме[M].-М.:Научно-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Ладомир”, 1995.
    [2] 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26.
    [3]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
    [4] 谷羽.诗歌翻译的“准确性指数”与“随意性指数”[N]. 中华读书报,2014-0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