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高职教育“工士”学位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弛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 “工士”学位 ; 学位体系 ; 必要性 ; 实现策略
  • 中文刊名:ZJLT
  • 机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5-07-05
  • 出版单位:职教论坛
  • 年:2015
  • 期:No.599
  • 基金: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研究”(编号:SD151048),主持人:张弛;;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编号:201501450),主持人:张弛
  • 语种:中文;
  • 页:ZJLT201519004
  • 页数:6
  • CN:19
  • ISSN:36-1078/G4
  • 分类号:22-27
摘要
"工士"学位的设立,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关键举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工士"学位制度在湖北省的尝试,引发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多重争鸣与省思。文章认为"工士"学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创新,其必要性源于社会进步性需求、教育内生性需求与学生发展性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实现策略应从三个方面推进:在思想层面,需统一原则化认知;在制度层面,应完善高职学位制度的规范化体系;在实施层面,应构建"工士"学位授予与评价制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审定学位授予权并健全学位评价机制。
        
引文
[1][4]李梦卿,王若言.工士学位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名称推定语境研究[J].职教论坛,2014(31):20-25.
    [2]翟帆.工士学位,国家学位制度会采纳吗[N].中国教育报,2014-7-8(6).
    [3]熊丙奇.职教“工士学位”可在决策层面探索[N].广州日报,2014-6-24(2).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3/c_126657151.htm.
    [6]常军胜.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的副学士学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59-63.
    [7]王永颜,申国昌.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改革探析——基于价值论视角[J].职教论坛,2014(31):26-31.
    [8]王艳.美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2):10-14.
    [9]赵欣,卜安康.由技能本位走向生命发展——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未来职业教育的创新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5-8.
    [10]申国昌,程功群.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内涵、价值及其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59-63.
    [11]丛日宏,徐晓艳.21世纪我国学位制度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教育管理,2014(5):109-113.
    [12]赵长林.中国学位制度实施三十年:回顾与总结[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21-27.
    [13]刘恒,邱新.我国学位标准立法研究[J].江海学刊,2014(3):125-132.
    [14]向春,肖海涛.建立相对独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性建议[J].江苏高教,2013(3):142-144.
    [15]姚金菊.学位制度的正当程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