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炒法对白术物性及主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天朝 ; 王娇 ; 马彦江 ; 李瑞颖
  • 关键词:白术/分析 ; 物性 ; 炒黄 ; 炒焦 ; 炒炭 ; 相对密度 ; 氯化值 ; 吸水率 ; pH值 ; 分子结构
  • 中文刊名:ZYYJ
  • 英文刊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许昌市中医院药学部;
  • 出版日期:2019-06-10
  • 出版单位:中医研究
  • 年:2019
  • 期:v.32
  • 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项目(国中医科技[2015]86号);;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Y2018)
  • 语种:中文;
  • 页:ZYYJ201906023
  • 页数:6
  • CN:06
  • ISSN:41-1124/R
  • 分类号:62-67
摘要
目的:探究清炒法对白术物性及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白术生品进行炒黄、炒焦、炒炭测定物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多糖成分,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建立标准曲线,运用Excel归一化处理,通过SPSS分析炮制工艺与物性、主成分之间关系。结果:药材某些性质改变明显,氧化值:炒焦(30.47)>炒炭(21.38)>生品(11.72)>炒黄(4.94);多糖含量:炒黄(25.72)>炒焦(25.13)>生品(10.4)>炒炭(0.87)。结论:炮制改变药材大分子结构,改变药材缓和之性,多糖分子排列重新组合,挥发油成分散失,通过研究控制炮制工艺技术参数,调整中药中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确定其适宜的工艺技术参数。
        
引文
[1]吴鸿扬.中药清炒法探索[J].海峡药学,2006,19(4):141-142.
    [2]刘江亭,林永强,张学兰,等.白术炮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1):1005-1007.
    [3]谢明,宗可欣,富波,等.中药白术的研究综述[J].黑龙江医药,2015,28(2):299-301.
    [4]金京美.白术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00-201.
    [5]陈天朝,王娇,李瑞颖,等.基于清炒法对党参物性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1504-1509.
    [6]陈天朝,李瑞颖,于兰兰,等.5种中药饮片在细粉、水丸之间吸水率和吸水膨胀度的传递性[J].中医研究,2018,31(5):66-70.
    [7]陈天朝,于兰兰,刘瑞霞,等.不同物料参数及配比对模型丸剂体外溶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2899-2902.
    [8]阮建明,黄宝红,农海兰,等.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糕点中过氧化值的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7,46(14):262-263.
    [9]邢俊波,姜春来,王晓丽.滴定法测定亚苏软胶囊过氧化值的不确定度评定[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8,34(1):53-54,81.
    [10]汤继珍,王红芸,郑文平,等.色差计法测定溶液颜色[J].科技资讯,2017,15(23):185-186,188.
    [11]刘涛,王清,夏新奎,等.响应面法优化桑根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5):71-74,104.
    [12]王龙,白云.近10年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34(17):88-89.
    [13]曹岗,张晓炎,丛晓东,等.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3):14-18.
    [14]许盈,韦曦,覃洁,等.不同贮存条件下中药煎煮液的微生物限度及pH值变化[J].广西医学,2018,40(10):1139-1140,1148.
    [15]李钊,李维聪.浅析白术不同炮制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15,33(2):189-191.
    [16]郝延军.白术的炮制原理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17.
    [17]陈鸿平.土炒白术健脾止泻作用增强的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1-94.
    [18]秦昆明,郑礼娟,曹岗,等.中药炮制机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咖啡豆的烘焙原理研究为例[J].中国科学(化学),2013,43(7):82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