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经典的生成及其意义生产——基于文化社会学视野的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佳帅
  • 关键词:书法经典 ; 知识生产 ; 文化社会学
  • 中文刊名:ZGXE
  • 英文刊名:Chinese Calligraphy
  • 机构: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3
  • 出版单位:中国书法
  • 年:2019
  • 期:No.354
  •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的成果山东当代美术发展研究”(项目号:201806223)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GXE201910032
  • 页数:3
  • CN:10
  • ISSN:11-1136/J
  • 分类号:176-178
摘要
从文化社会学的视野考察会发现,书法经典是审美领域的知识生产,在书法演变过程中,书法原初的社会区隔属性被遮蔽,而美学价值被凸显。不同时代的书法家对书法优劣的评价,不仅是基于书法作品本身的质量,更离不开书法阐释的话语系统。书法经典所承载的"书品即人品"的权力规训力量和美学意义,塑造了书法参与者的认知模式和实践依据,并与当代书法的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产生了明显的张力。
        
引文
[1]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40.
    [2]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1.
    [3]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6.
    [4]虞龢.论书表[G]//潘运浩.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51.
    [5]萧衍.观锺繇书法十二意[G]//栾保群.书论汇要.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53.
    [6]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2093.
    [7]甘中流.中国书法批评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1.
    [8]于明诠.书法史就是书法家的心灵史——兼论书法史的历史分期[J].中国书法,20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