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Legal Issues Of Succession Of Personality
  • 作者:黄涛周 ; 马卫东
  • 英文作者:HUANG Tao-zhou;MA Wei-dong;Law School of Qingdao University;
  • 关键词:人格物 ; 团体人格物 ; 个人人格物 ; 人格物继承
  • 英文关键词:personality;;group personality;;personality;;personality property inheritance
  • 中文刊名:HSD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青岛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5-15
  • 出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年:2017
  • 期:v.8;No.40
  • 语种:中文;
  • 页:HSDB201703013
  • 页数:4
  • CN:03
  • ISSN:23-1567/C
  • 分类号:53-56
摘要
基于人格物的特性,可将人格物分为团体人格物和个人人格物,针对不一样的人格物在适用继承制度时应有所区别。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人格物应坚持"一致决"原则,由所有具有人格利益的继承人进行管理和处分,且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当人格物侵权时,所有具有人格利益并主张继承的继承人应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且所受损失可以向最终确定的继承人追偿。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people from Gewu and personality,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sonality should be differ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system. In succession after the start before the partition of the inheritance,the personhood should adhere to the "unanimity principle"by all the heirs of with personal interests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of related interests belonging to finalize the heir,and not bona fide acquisition problems. When the infringement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terests that inherit people should bear the unreal joint obligation,and the loss can be determined to the heir of the recovery.
引文
[1]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芮沐.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民总债合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冷传莉.人格物确立的法理透视[J].政法论坛,2010(6).
    [4]魏振瀛.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刘轩好.论人格物在民法中的限缩与延伸[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5).
    [7]冷传莉.论民法中的人格物[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8][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冷传莉.论人格物之实体与程序制度的建构[J].法学评论,2010(3).
    (1)徐国栋教授在《现代的新财产分类及其启示》中认为“地方习惯”即将人格财产由子孙中的长房来取得或保管。
    (2)2001年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1)本文所说的“一般继承人”是指与被继承的人格物无任何人格利益关系的主体;“特定继承人”是指与被继承的人格物存在人格利益关系的主体。
    (2)《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3)2014年5月,江苏宜兴冷冻胚胎纠纷案宣判,法院以冷冻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潜能、是含有未来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为由,驳回当事人对冷冻胚胎监管和处置权的请求。
    (4)《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