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者行为研究看天坛公园滞留性活动空间设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佟欣馨 ; 李哲
  • 关键词:天坛公园 ; 使用者行为 ; 滞留性活动空间 ; 空间可达性 ; 城市公园设计
  • 中文刊名:CCRN
  • 英文刊名:China Cultural Heritage
  • 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建筑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重点科研基地;
  • 出版日期:2018-09-28
  • 出版单位:中国文化遗产
  • 年:2018
  • 期:No.8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98);;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课题(20180508)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CCRN201805010
  • 页数:8
  • CN:05
  • ISSN:11-5191/G2
  • 分类号:67-74
摘要
以天坛公园具有固定居民活动的滞留性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得到人群分布密度与使用者行为数据,在景观建筑学领域对居民行为影响公园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在整体规划层面,通过GIS建立交通网络模型,计算出公园开放空间可达性,将结果与人群分布现状相比较,分析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线性活动空间应成为关注重点;在空间设计层面,发现使用者对活动时间、空间的选择受行为类别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对公园内滞留性活动空间形态进行归类.并提出改造策略。从宏观到微观探寻使用者行为与活动空间设计的内在关联,为从使用者行为分析入手的公园绿地研究提供案例。
        
引文
[1]阿尔伯特.J.拉特里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杨玉梅.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3]任斌斌.李延明.卜燕华.刘婷婷.北京冬季开放性公园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J].中国园林.2012(4):58-61.
    [4]侯韫婧,赵晓龙.张波.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 7(2):109-116.
    [5]殷红梅.许芳.城市公园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初探——以贵阳黔灵公园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7-81.
    [6]王辉.北京天坛及其周围街区的历史保护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7][12]屈颖.北京城市公园老年人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8][9]刘雯.天坛内的市民活动及在总体规划中的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2007.
    [10]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中国园林,2009(2):55-59.
    [11]刘碧莉.天坛公园环境承载力研究[C]//北京园林学会学术论坛:园林管理篇.2015:363-369.
    [13]孙任先.平平淡淡才是真——从天坛公园东门的改建说开去[J].建筑创作,2003(8):37-53.
    [14]孟刚,李岚,李瑞冬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5]刘庭风.民国园林特征[J].建筑师.2005(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