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谎言:被发现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对特雷尔·卡弗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文版序言的理论回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acts and Lies: The“Opposition”between Marx and Engels that has been discovered——Theoretical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Version Preface of Terrell Carver's“Marx and Engels: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 作者:王志林 ; 朱经纬
  • 英文作者:Wang Zhi-lin;Zhu Jing-wei;
  • 关键词:学术关系 ; 马克思 ; 恩格斯 ; 理论回应
  • 英文关键词:Academic relationship;;Marx;;Engels;;Theoretical Response
  • 中文刊名:JJXJ
  • 英文刊名:Economist
  • 机构: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05
  • 出版单位:经济学家
  • 年:2019
  • 期:No.24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恩格斯经济思想再研究”(16BJL004)
  • 语种:中文;
  • 页:JJXJ201904003
  • 页数:8
  • CN:04
  • ISSN:51-1312/F
  • 分类号:15-22
摘要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一书中文版序言中,特雷尔·卡弗以"厘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为名,提出要"通过谨慎关注一个特别的日子"即"马克思去世的那天"(1883年3月14日)"来审视恩格斯的叙述",并进而向世界宣布了他"审视"的惊人结果: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惊人对立"。回应特雷尔·卡弗的这一所谓"惊人"发现以及学界中与之相关的观点是每一个有良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所在;这也是在正确的前提和背景之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所反映出来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真实学术关系及其交往的真实事例为依据,回应卡弗的质疑,并借以揭示所谓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的谎言"及回应学界的相关论点,同时,求教学界同仁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
        In the Chinese version preface of"Marx and Engels: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Terrell Carver proposed to"examine Engels’s narrative"by"focusing on a special day through careful consideration"which referred to the day of Marx’s death(March 14,1883)in the name of"cle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Engels",and then announced to the world the amazing results of his"consideration".That is,the"amazing opposition"between Marx and Engels.Responding to this socalled"amazing"discovery by Terrell Carver and the related ideas in the academic world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conscience-minded Marxist researcher;this is also importan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under the correct premise and background.In this paper,the author responds to Carver's questioning and reveals the so-called"Lies of op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Engels"based on the real examples of the true academic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reflected in their letters in the"The Complete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and responds to the relevant arguments of the academic world.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tries to ask the academic colleagues for advi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引文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下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是特雷尔·卡弗(Terrell Carver)于1982年完成的一部著作,约17万余字(按照中文计算)。2008年,姜海波,王贵贤等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并作为我国“‘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中的一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卡弗专门为该书的中文版撰写了中文版序言。如何从理论上回应卡弗的论点,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尽的责任。
    (2)伴随着特雷尔·卡弗的《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这部著作的出版,卡弗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的论点,很快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为一些学者所接受。因此,我们对卡弗的回应也是对持有与卡弗相同观念和见解的人的回应。所以,不能够将本文的响应仅仅理解为对卡弗个人的回应,这也就使得笔者在文中的一些地方不能不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延伸性批判。
    (3)本文之所以选择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作为论述的依据,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一,一般来看,书信与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不同,书信带有私人的性质,也少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著作的严格性和修饰性,更能够反映写信人的真实、直接的思想和情感。第二,书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物思想的视角,透过书信我们可以更接近写信人的真实思想。当然,笔者并没有否认对经典著作研究的重要性。在此,笔者只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的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关系的一致性。
    (1)另外,在1876年5月底-1878年7月初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的发现时评价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1)参见: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1851年9月23日)~([5]395-401)。
    (2)因此,当1885年9月23日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在我们相互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和“在各种专业上互相帮助,这早就成了我们的习惯”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1)卡弗说:“学者们着手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以及组成那些著作的文体时,并没有首先去解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以及因此而建立的解释传统”。
    (2)笔者认为,卡弗的这一观点大有一种给人以盲人摸象的感觉。事实是恩格斯的著作自从出版之日起就被广大的人们关注和研究。那么,卡弗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审查恩格斯的著作呢?是要如同卡弗的要求来审查吗?
    (3)列宁说:“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
    (1)笔者认为,要指出卡弗书中的错误,必须对卡弗的这本书进行具体地详细分析,但是,限于论文篇幅的限制,笔者就不能在此一一进行具体地分析。如前所述,笔者将以此为基础,通过系列论文的形式进行分析和响应。
    (2)法国著名马克思学家吕贝尔在其《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的思想方式的独特产物,而是由恩格斯的脑袋构想出来的。”
    (3)谎言与谬误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谬误通常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认知过程中错误所导致,因而,它与主体立场,特别是主体的政治立场、学术立场无直接的关系。谎言则不同,虽然它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反映,但是,导致谎言的,主要的是谎言制造者基于一定的立场、目的和需要而恶意的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谎言往往与主体的立场,特别是政治立场、学术立场相关联,甚至有的时候,谎言的制造者为了其立场和需要也会对事物本身的真实和真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还不遗余力地混淆视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谎言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错误思想和认识,其目的就在于扰乱人们的视听,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4)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总是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并受制于这一立场。而立场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政治立场、学术立场、阶级立场等,因此,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客观对象,就有不同的理论结论和看法。
    (1)时下的中国,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面对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失信及其由此产生的道德危机。作为学者必须坚守应该有的“良心”和“态度”,以对得起“学者”之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和把握了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加之学术反腐的进行。笔者相信,清静有序的学术氛围将再现中华大地。
    (2)参见恩格斯1886年11月19日《致弗·阿·左尔格》和1886年12月28日《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4]6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