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探析——内涵体系、价值意蕴与现实践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Connotation,Value and Practice
  • 作者:钱周伟
  • 英文作者:Qian Zhouwei;
  •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建设 ; 社会治理
  • 中文刊名:DXPY
  • 英文刊名:Deng Xiaoping Research
  • 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出版单位:邓小平研究
  • 年:2019
  • 期:No.22
  • 基金: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研究”(14BZX018);;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建设研究(1937-1945)”(16HSJD-07)
  • 语种:中文;
  • 页:DXPY201902006
  • 页数:11
  • CN:02
  • ISSN:51-1763/A
  • 分类号:41-51
摘要
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系,其目标是优化社会结构,关键在于改善社会民生,基础是夯实基层社区,途径是创新社会治理,内核是改革社会体制。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价值遵循体现为人民性的主旨、正义性的诉求、适当性的标准、法治性的规范与精准性的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上要"清",深刻认识到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布局上要"全",协同发展各类社会民生事业;体制上要"破",改革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机制上要"实",以五大机制切实保障社会建设的稳步进展。
        
引文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0-41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0-41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9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41-42页。
    (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48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9页。
    (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91页。
    (5)《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8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9页。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0页。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8页。
    (2)[美]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776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7页。
    (4)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5页。
    (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41页。
    (7)《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8页。
    (8)苏若群:《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十八大以来党的社会建设方略的演进》,《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8期。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3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19页。
    (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57页。
    (4)《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95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9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5页。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6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5页。
    (4)[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199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8页。
    (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6页。
    (2)《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7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9页。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页。
    (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9页。
    (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1)《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98-99页。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9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3页。
    (4)[美]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1-32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94页。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6页。
    (2)燕继荣:《发展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3)孙立平:《守卫底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1)《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87页。
    (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2-123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4页。
    (3)《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2页。
    (4)“三重一大”是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