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与他者关系视域下的“自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lf-Su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and Other
  • 作者:陶涛
  • 英文作者:Tao Tao;
  • 关键词:自足 ; 自我 ; 他者 ; 人性
  • 中文刊名:XDZI
  • 英文刊名:Modern Philosophy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现代哲学
  • 年:2019
  • 期:No.16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古希腊城邦伦理与公民美德研究”(16CZX058);; 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 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领军人才”“中青年领军人才”“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XDZI201903012
  • 页数:5
  • CN:03
  • ISSN:44-1071/B
  • 分类号:111-115
摘要
本文基于对古希腊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自足"的分析,讨论了在两种视域(自我与他者对立/自我与他者统一)下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简言之,在两者对立的视域下,自我仅限于孤立个体,他者成为我们不得不提防、又不得不依靠的外在事物,因而自足无法实现;但在两者统一的视域下,他者则是实现自足的必要手段与路径。继而,本文试图指出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是现代性的局限性之一,重新思考"自足"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到外在善(尤其是财富)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而且有利于我们在与他者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地寻求卓越德性与幸福生活。
        
引文
(1)G.Anscombe,“Does Oxford Moral Philosophy Corrupt Youth”,Human Life,Action and Ethics:Essays by G.E.M.Anscombe,Ary Geach ed.,Luke Gormally,Exeter:Imprint Academi,2005,pp.161-163.
    (2)[美]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5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5—238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页。
    (5)同上,第18页。
    (6)E.Barker,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1999,p.8.
    (7)[英]伯纳德·威廉斯:《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陈嘉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9—10页。
    (8)J.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54.
    (9)中译本译作“德性”,而Barker英译本译为“the goods of the soul”(E.Barker,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p.280.)鉴于亚氏是在灵魂善、肉身善与外在善的三重区分下讨论问题,英译本似乎更准确。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第228—229页。
    (11)A.Kenny,Aristotle on the Perfect Lif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3.
    (1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4页。
    (1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2页。
    (14)J.Milbank & A.Pabst,The Politics of Virtue:Post-liberalism and the Human Future,London:Rowman and Littlefield,2016,p.2.
    (15)A.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Illinois:Carus Publishing Company,1999,p.1.
    (16)M.Nussbaum,Political Emotions,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p.121.
    (17)E.Barker,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p.5.
    (18)陶涛:《城邦的美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第51页。
    (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第4页。
    (20)陶涛:《城邦的美德》,第5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4页。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第18—19页。
    (2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