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内府本考述——兼论明代内府本的戏剧史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Scripts of Zaju From Maiwangguan and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 作者:伏蒙蒙
  • 英文作者:Fu Mengmeng;
  • 关键词:脉望馆钞校本 ; 《述古堂书目》 ; 内府本 ; 内府演剧
  • 中文刊名:WHYA
  • 英文刊名:Cultural Heritage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20
  • 出版单位:文化遗产
  • 年:2018
  • 期:No.5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项目“中国古代历史剧文史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W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HYA201806007
  • 页数:8
  • CN:06
  • ISSN:44-1645/G0
  • 分类号:58-65
摘要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102种剧本末附穿关,它们当源于内府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些剧本虽无穿关,但《述古堂书目》中标注"内府穿关本",它们也可确信为内府本;剧本末无穿关的教坊编演本、历朝故事剧等也可推论是内府本。以清代钱曾《述古堂书目》相佐证,可知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内府本应有130多种。内府本是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杂剧的主要来源。
        
引文
(1)所标序号依《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目录顺序,下同。
    (2)作者署名依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未署名的为无名氏剧作。
    (1)标为三国故事,实际上是宋朝故事。
    (1)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77页。
    (2)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85页。
    (3)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中山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之所以言《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所收杂剧为241种,是因为该文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第92号《月明和尚度柳翠》和第108号《玉通和尚骂红莲》当作一种杂剧。
    (4)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杂剧研究》,第159-161页。
    (5)郑莉:《明代宫廷杂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9页。
    (6)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85页。
    (7)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15页。
    (1)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63页。
    (2)(清)钱曾:《也是园藏书目》,《丛书集成续编》第68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第704页。
    (1)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第109页。
    (1)徐子方:《明前期宫廷北杂剧论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24页。
    (2)《述古堂书目》标注“内府穿关本”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失载的30种剧目为: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元高文秀《双献头武松大报警》;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杨显之《临江驿潇湘夜雨》;元李寿卿《说专诸伍员吹箫》;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元李好古《劈华山神香救母》;元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元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元陈存甫《李存孝误入长安》;元无名氏《王鼎臣风雪渔樵记》;东汉故事:《郅郓璋昆阳大战》、《金穴富郭况游春》、《施仁义岑母大贤》;三国故事:《诸葛亮挂印气张飞》、《诸葛亮石伏陆逊》、《诸葛亮隔江斗智》、《老陶谦三让徐州》、《寿亭侯五关斩将》;五代故事:《李存孝大战葛从周》、《狗家疃五虎困彦章》、《朱全忠五路犯太原》;水浒故事:《宋公明劫法场》、《宋公明喜赏新春会》;明朝故事:《保国公安边破虏》、《英国公平定安南》;教坊编演:《南极星金銮庆寿》、《贺万寿拜舞黄金殿》、《献祯祥祝延万寿》、《西王母祝寿瑶池会》。
    (1)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42页。
    (2)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第149页。
    (3)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
    (4)(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5页。
    (5)(明)王骥德:《曲律》,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129-130页。
    (6)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403页。
    (7)(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8页。
    (1)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第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