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论认识——写在《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一书出版之际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侯恵勤
  • 中文刊名:SIXI
  • 英文刊名: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思想教育研究
  • 年:2019
  • 期:No.297
  • 语种:中文;
  • 页:SIXI201903030
  • 页数:5
  • CN:03
  • ISSN:11-2549/D
  • 分类号:139-143
摘要
<正>互联网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等各个方面,已经深度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高达8.02亿。在关于网民上网工具的统计数据中,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呈现下降态势,与之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