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对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鹏 ; 万标林 ; 赖敏锋
  • 关键词:PFNA ; ALP ; 股骨粗隆间骨折 ; 临床效果
  • 中文刊名:YYSD
  • 英文刊名:Capital Food Medicine
  • 机构: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首都食品与医药
  • 年:2019
  • 期:v.26;No.495
  • 语种:中文;
  • 页:YYSD201912006
  • 页数:2
  • CN:12
  • ISSN:10-1288/R
  • 分类号:14-15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ALP(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式的选择;对照组(20例):选择ALP方法展开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选择PFNA方法展开内固定治疗;最终就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负重站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PFNA方法展开内固定治疗,在提高疗效以及安全指数,缩短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负重站立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方面,获得确切效果,可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提升奠定基础。
        
引文
1杨飞,韩启明,杨凤明,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髓内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0):897~901
    2闫军,周劲松,李雷,等.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2):163~166
    3茹江英,丛宇,仓海斌,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的翻修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02):129~131
    4王国胜,魏宁波,曹明宇,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02):121~129
    5侯国进,周方,张志山,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05):738~741
    6向川,郝耀,杨宇君,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4):1384~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