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共同决定模式的劳动者利益实现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嘉昕
  • 关键词:共同决定 ; 企业委员会 ; 劳动关系协调 ; 和谐劳动关系
  • 中文刊名:SHKJ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tist
  • 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3-05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家
  • 年:2018
  • 期:No.25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与国际比较研究(16YJC710050);;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专项课题: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研究(2016LD004)
  • 语种:中文;
  • 页:SHKJ201803003
  • 页数:6
  • CN:03
  • ISSN:45-1008/C
  • 分类号:20-25
摘要
在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协调方面,德国劳动者的集体利益实现机制具有很大影响,它由共同决定模式和集体谈判模式构成,被称为德国劳资治理的"二元主义"。其共同决定模式独具特色,普通职工通过此模式参与企业决策,有利于平衡股东、管理层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它在化解劳资矛盾方面效果显著,为德国社会经济稳定提供了保障。我们在对共同决定模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其发展阶段、绩效评价与改革调整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有益启示。
        
引文
[1]孟钟捷.“经济民主”在德国的确立——试论胡戈·辛茨海默与《魏玛宪法》第165条[J].历史教学问题,2007(06):45.
    [2]张嘉昕.工人自我管理:一部颠覆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思想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江若玫,靳云汇.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
    [4]约翰·洛克,叶启芳.政府论(下篇)[M].商务印书馆,1996.27.
    [5]张嘉昕.劳动产权:一种不容忽视的财产权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6-79.
    [6]乌韦·安德森,晏小宝.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政策及实践[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97.
    [7]全球经济指标数据网[DB/OL].https:/zh.tradingeconomics.com/germany/indicators.
    [8]米歇尔·阿尔贝尔,杨祖功.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95.
    [9]赵祖平,全球化及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J].晋阳学刊,20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