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治理变迁及其逻辑:1949-2019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anges of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Its Logic: 1949-2019
  • 作者:吴理财
  • 英文作者:WU Licai;
  • 关键词:1949-2019 ; 农村治理 ; 国家逻辑 ; 治理变迁
  • 英文关键词:1949-2019;;rural governance;;logic of the state;;changes of governance
  • 中文刊名:HBZ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研究基地);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乡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7
  •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及国际比较研究”(CCNU14Z02008)
  • 语种:中文;
  • 页:HBZA201903001
  • 页数:11
  • CN:03
  • ISSN:42-1328/C
  • 分类号:2+7-16
摘要
1949年以来70年间,我国农村治理先后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农村改革和发展,并随之而变迁。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农村治理的主题及其内容并不相同,可是它在社会主义中国却一以贯之地遵循着国家的基本逻辑,并且,国家在农村治理变迁中扮演着引导者、规划者、改造者或建设者的角色。
        Since 1949,the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has served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national construction,and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70 years,and the rural governance has changed accordingly. Therefore,the theme and content of rural governance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 are different,but the rural governance consistently observes the basic logic of the state in socialist China,and the state plays the role of guide,planner,reformer or builder in the changes of rural governance.
引文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
    (2)陈锡文、罗丹、张征:《中国农村改革4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1页。
    (1)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2)张立治:《安徽省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安徽政报》1952年第1期。
    (3)张立治:《安徽省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安徽政报》1952年第1期。
    (4)聂洪钧:《湖北农村人民政权建设问题》,转引自石武英:《1949-1952年湖北省农村选举制度的构建和影响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5)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8页。
    (6)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10、12页。
    (7)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19页。
    (8)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21页。
    (9)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24、26页。
    (1)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27、30页。
    (2)1950年12月8日,政务院第62次政务会议通过。
    (3)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关于健全乡政权组织的指示(内民(54)字第3号)》,1954年1月27日。
    (4)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临澧县为个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5)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临澧县为个案》,第155页。
    (1)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12月16日。
    (3)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冯崇义、魏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4)《关于召开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同陈伯达、廖鲁言的谈话》,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38页。
    (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12月16日。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94页。
    (1)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1955年12月27日。
    (2)山西日报社论:《坚决纠正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冒进倾向》,1953年4月12日
    (3)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在省委、市委和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报告》,1955年7月31日。
    (4)陈伯达:《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1955年10月4日。
    (5)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市农村改革发展60年大事记(1949-2009年)》,第45页。
    (6)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1)《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01页。
    (2)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6页。
    (3)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2页。
    (4)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第404页。
    (5)张晓山、李周:《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7)张晓山、李周:《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8)贺雪峰、苏明华:《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9)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10)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3年4月17日。
    (1)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56)国一内云字第217号)》,1956年12月30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7年12月18日。
    (3)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1955年6月9日。
    (4)罗瑞卿:《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草案的说明》,1958年1月9日。
    (5)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动员外流农民回乡生产的通知(民字第79号)》,1959年2月16日。
    (6)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劝阻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通知(民字第83号)》,1959年2月17日。
    (7)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国发[1981]181号)》,1981年12月30日。
    (8)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发[1984]1号)》,1984年1月1日。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发[1985]1号)》,1985年1月1日。
    (10)张晓山、李周:《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第466页。
    (11)项继权:《改革40年:农民和集体不断解放的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12)张晓山、李周:《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第3页。
    (1)郑有贵、罗贞治、李成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作用》,《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2期。
    (2)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4期。
    (3)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发[1983]35号)》,1983年10月12日。
    (5)陈锡文、罗丹、张征:《中国农村改革4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3页。
    (6)陈锡文、罗丹、张征:《中国农村改革40年》,第123页。
    (7)《彭真文选(一九四一-一九九○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8页。
    (1)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进行了修订。
    (2)陈文胜:《中央一号文件的三农政策变迁与未来趋向》,《农村经济》2017年第8期。
    (3)张晓山、李周:《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第14页。
    (4)项继权:《改革40年:农民和集体不断解放的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