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研究述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Heluo Culture
  • 作者:李乔
  • 英文作者:Li Qiao;
  • 关键词:河洛文化 ; 回顾 ; 展望
  • 英文关键词:Heluo culture;;Review;;Outlook
  • 中文刊名:DYWJ
  • 英文刊名:Regional Culture Study
  • 机构: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地域文化研究
  • 年:2019
  • 期:No.13
  • 语种:中文;
  • 页:DYWJ201904009
  • 页数:14
  • CN:04
  • ISSN:22-1424/G0
  • 分类号:73-85+16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河洛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片面到全面、由零散到系统的渐进过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河洛文化的空间与时间范围、河洛文化的内涵与特性、河洛文化的地位与影响、河图洛书问题,以及河洛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关系等方面。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带动以及河洛文化走出河南是河洛文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不断增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的几个重要原因。河洛文化研究中存在的精品力作少、地域性文化特色不足、高水平领军人物缺乏等问题,需要从建立协调领导机制、制定合理研究规划、加强对洛阳的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The research of Heluo culture,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980 s, has gone through a gradual process from none to have,from less to more, from one-sided to comprehensive, from scattered to systematic. Its research contents mainly focus on the space and time range of Heluo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luo culture,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eluo culture, the problem of "He Picture and Luo Book",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uo culture and other regional cultu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Heluo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the holding of academic seminars,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lanning proj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luo culture in Henan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Heluo cultural research field,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the constantly emergence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the growth of research teams. In the study of Heluo culture, there are few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high-quality works and high-level leading figures and insufficient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ordinated leadership mechanism, formulate reasonable research plans, strengthen research on Luoyang,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s.
引文
(1)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第5期;李晓燕:《二十年来河洛文化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1年第6期;李振宏:《大陆学界河洛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陈习刚:《二十五年来河洛文化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前瞻——以郑州“河洛文化研究高层论坛(2014)”为中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张新斌:《河洛文化与洛阳学》,《中州学刊》2016年第12期。
    (1)韩忠厚:《试论河洛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2)朱绍侯:《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3)李学勤:《河洛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4年8月25日。
    (4)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5)李玉洁:《河洛文化刍论》,《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6)薛瑞泽:《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程有为:《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地位,《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8)朱绍侯:《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1)程有为:《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地位》,《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2)徐正英:《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及其当代意义》,《粤海风》2010年第5期。
    (3)韩忠厚:《试论河洛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4)周文顺:《“河洛文化”辨义》,《历史教学》1999年第3期。
    (5)蔡运章、郭引强:《河洛文化与河洛学》,《文史知识》2010年第6期。
    (6)徐正英:《论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7)程有为:《“河洛文化”略论》,《洛汭与河图洛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99页。
    (8)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9)孟令俊:《河洛文化的几个问题》,《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18页。
    (1)徐金星、吴少珉:《河洛文化通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阳信生、饶怀民:《湖湘文化与河洛文化关系考略》,《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3)程有为:《河洛文化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4)朱绍侯:《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5)戴逸:《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寻根》1994年第1期。
    (6)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7)程有为:《河洛文化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8)程有为:《论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70页。
    (9)陈昌远:《先秦河洛历史地理与河洛文化历史地位考察》,《河洛文化论丛》,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0页。
    (1)李学勤:《河洛的历史地位与河洛文化的性质》,《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2)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3)韩石萍:《关于河洛文化的若干问题》,《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4)程有为:《河洛文化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01-503页。
    (5)徐正英:《论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蔡运章、郭引强:《河洛文化与河洛学》,《文史知识》2010年第6期。
    (7)韩忠厚:《试论河洛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8)窦志力:《河洛文化浅说》,《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4页。
    (9)戴逸:《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寻根》1994年第1期。
    (10)刘乃和:《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序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刘庆柱:《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光明日报》2004年8月31日。
    (12)程有为:《河洛文化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1)张振犁:《从“河图”“洛书”乃“祭祀河洛”神话的演变,看“河洛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洛汭与河图洛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2)戴逸:《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寻根》1994年第1期。
    (3)李民:《河洛文化与〈尚书·洪范〉》,《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4)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5)王永宽:《河图洛书探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6)王永宽:《河图洛书的文化内涵》,《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2日。
    (7)刘福兴:《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之比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胡沧泽:《河洛文化、闽南文化和台湾文化》,《河洛文化与殷商文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9)陈子华:《论闽台文化与河洛文化之亲缘关系》,《河洛文化与殷商文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1)张新斌;《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关系初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2)张留见:《浅论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3)马帅、袁书琪:《基于文脉传承的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旅游协作开发》,《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司徒尚纪:《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形成》,《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7、304页。
    (5)许桂灵、许桂香:《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风格》,《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5页。
    (6)徐维群:《论客家文化中的河洛文化符号元素及其功能》,《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及创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6页。
    (7)黄龙云:《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序二。《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8)戢斗勇:《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文化生态学比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李立新:《论岭南文化渊源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0-374页。
    (2)阳信生、饶怀民:《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特征比较》,《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25-433页。
    (3)张新斌:《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关系初探》,《东北史地》2011年第6期。
    (4)简汉生:《追本溯源、振兴民族:论河洛文化的播迁与台湾及海外华人之关系》,《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5)程有为:《河洛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6)张新斌:《以河洛文化为两岸交流文化纽带的思考》,《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页。
    (7)饶怀民、阳信生:《闽台文化与河洛文化的特征比较》,《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5页。
    (8)晏春莲:《从道教透视河洛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0页。
    (9)陈绍辉:《试论河洛文化对楚文化的主源性影响》,《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1页。
    (10)孙君恒、孙平:《荆楚文化与河洛文化差异论》,《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7页。
    (1)龚国光:《赣鄱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2)施由明:《论中原移民与庐陵文化的历史形成》,《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
    (3)黄勇、陈文华:《河洛文化与赣鄱文化》,《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1页。
    (4)阳信生、饶怀民:《湖湘文化与河洛文化关系考略》,《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8、281页。
    (5)程有为:《永嘉南渡与河洛文化的南传》,《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张新斌:《河洛文化与洛阳学》,《中州学刊》2016年第12期。
    (2)杨海中:《河洛文化及其研究中的不足与差距——与楚文化研究相比》,《楚学论丛》第4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