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顺菊 ; 刘晓
  •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 校园欺凌 ; 关系研究
  • 中文刊名:JAOI
  • 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1
  • 出版单位:江苏教育
  • 年:2019
  • 期:No.1275
  •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项目编号:2018SCG246)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JAOI201940010
  • 页数:5
  • CN:40
  • ISSN:32-1410/G4
  • 分类号:20-24
摘要
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之间关系密切。在校园欺凌中,欺凌直接参与者包含欺凌者、受害者、欺凌受害者,非欺凌直接参与者包括旁观者和局外人,不同角色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即父母教养方式对校园欺凌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还能通过一些中介因素间接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其中主要的中介变量包括自尊、情感与文化价值观、道德推脱与同伴交往。
        
引文
[1]马欣阳,谢颖,陈逸.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进展,2017,7(11):1337-1343.
    [2]PATTERSON C J,KUPERSMIDT J B,GRIESLER P C.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f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as A Func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J].Child Development,2010,61(5):1335-1349.
    [3]罗贵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98-199.
    [4]曹薇,罗杰.流动儿童校园欺负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24-29.
    [5]何丹,范翠英,牛更枫,等.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41-44,48.
    [6]纪艳婷.中学生校园欺凌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7]王欣,阮新,阮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309-310.
    [8]SUTTON J,SMITH P K,SWETTENHAMJ.Bullying and Theory of Mind:A Critique of the Social Skills Deficit View of Anti-social Behaviour[J].Social Development,1999,8(1):117-127.
    [9]范翠英,张孟,何丹.父母控制对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516-519.
    [10]王凡,刘含君兰,赵守盈.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3):121-124.
    [11]孙颖,陈丽蓉.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9):18-21.
    [12]吴鹏,刘华山,鲁路捷,等.青少年网络不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道德脱离、责任心、道德同一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2):372-377.
    [13]DARLING N,STEINBERG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3):487-496.
    [14]宋明华,陈晨,刘燊,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越轨同伴交往和自我控制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6):675-682.
    [15]HEALY K L,SANDERS M R,IYER A.Parenting Practices,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Being Bullied at School[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3,24(1):12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