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Study in 2007
  • 作者:张丽
  • 英文作者:Zhang Li;
  • 关键词:图书馆学 ; 学术进展 ; 研究综述
  • 英文关键词:Library science;;Research development;;Research review
  • 中文刊名:SDTG
  • 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Shandong
  • 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 出版日期:2018-12-28
  • 出版单位:山东图书馆学刊
  • 年:2018
  • 期:No.170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理论、模式与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8CTQ004);;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与服务研究创新平台”(项目编号:18PT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DTG201806002
  • 页数:12
  • CN:06
  • ISSN:37-1467/G2
  • 分类号:7-18
摘要
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馆员队伍建设、读者服务、资源建设、政策保障、管理评估、技术发展七个方面,对2017年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This article reviews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study in 2007 from seven aspects: basic theory of library science,librarian construction,reader service,resources construction,policy guarantee,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引文
[1] 2017年我国图书馆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你必须得知道[OL].[2018-07-02]. http://www. sohu. com/a/217304538_267807
    [2]龚蛟腾,方雯灿.“2017年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6):7-17
    [3]付雅慧.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论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5):1-10
    [4]陈立华.消解与重建“主体”的价值观体现——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20-23+44
    [5]汤利光,李教明,雷欢.概念化的图书馆本体论:迷惘与出路[J].图书馆,2017(12):13-19
    [6]赵忠伟,黄永,程齐凯,陈海华.我国图书情报领域近十年科研论文研究方法的演化分析——以《情报学报》和《中国图书馆学报》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7(3):106-113
    [7]袁慧,马建霞.命名实体情报挖掘方法研究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0):29-36+47
    [8]刘丽敏,柯平,王晴.图书馆情报学实验研究范式及其应用实践[J].图书馆,2017(7):1-5
    [9]范并思.图书馆学理论道路的迷茫、艰辛与光荣——中国图书馆学暨《中国图书馆学报》六十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1):4-16
    [10]李超平.图书馆学理论视野中的图书馆事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5):21-31
    [1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走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6-7
    [12]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4):4-17
    [13]吴稌年.论“17年”图书馆史学术分期界定[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1):26-33
    [14]冯云.民族地区图书馆史分期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7(10):69-75
    [15]白兴勇,周余姣.试析美国图书馆志愿者的历史分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4):100-107
    [16]周亚.麦维尔·杜威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6):63-79
    [17]周亚.图书馆学的理想主义者——乔治·沃克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J].图书馆,2017(5):8-14+53
    [18]周余姣.邓衍林之生平、著述与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1):107-126
    [19]肖希明.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3):4-17
    [20]李芙蓉.美国儿童图书馆学教育起源的社会环境因素探析[J].图书馆,2017(5):15-21
    [21]田花蔓.美国儿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OL].图书馆杂志:1-10[2018-07-10]. http://kns. cnki.net/kcms/detail/31. 1108. G2. 20170217. 1456. 008. html
    [22]蒋斌.浅析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6):114-116
    [23]侯桂玲.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6):107-109
    [24]刘泳洁.专题:图书馆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序[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4):5
    [25]盛小平.国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4):6-13
    [26]鄂丽君,王启云.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招聘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8,38(1):128-134
    [27]游开铿.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7,39(3):33-38
    [28]董舞艺.图书馆职业对图书馆员版权素养的需求及特点分析——以美国近5年的图书馆招聘广告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7(12):25-32
    [29]吴芳.试论提高高校图书馆员阅读素养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7(27):66+57
    [30]徐建华.“图书馆管理者职业胜任力研究”专题导言[J].图书馆论坛,2017,37(8):1-2
    [31]徐建华.“图书馆普通员工职业胜任力研究”专题导言[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2):3-4
    [32]戴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68-71
    [33]佟锦红.不同职称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7,47(4):28-32
    [34]佟锦红.基于重要度计算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4):35-39
    [35]王波,等.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36]段晓林.“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1):6-7
    [37]王宁,邓朝全,杨新涯.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探索与构建——第一届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7,37(6):97-101
    [38]范并思.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方法——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1):20-25+3
    [39]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类型、方法——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1):6-19+3
    [40]万文娟.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MOOC化模式与实现策略分析[J].现代情报,2017,37(4):118-123
    [41]刘雅琼,李峰.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游戏的案例调查与方案设计[J].图书与情报,2017(2):91-96+16
    [42]邸雅静.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探究性学习研究——以纽约学校图书馆系统为例[J].图书馆,2017(5):90-96
    [43]黄佩芳,于沛,潘燕桃.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式:网络自主培训平台[J].图书馆杂志,2017,36(12):68-74
    [44]王维佳,曹树金,廖昀赟.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J].图书馆,2017(1):89-95+103
    [45]何胜,等.面向高校教师的图书馆“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7):84-88
    [46]李志芳.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外i School联盟和国内“985”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71-79
    [47]张毓晗,等.英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和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63-70
    [48]刘姝,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服务研究——以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服务实践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58-62
    [49]李剑,陈俊杰,张广钦,陈萌宜.基于“微信+学科主页”的学科服务探讨——以厦门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2):69-74
    [50]于静,刘迎春,李书宁,郝永艳.基于学科特点与用户信息行为分析的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3. 0版学科服务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5):80-85
    [51]董颖,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3):25-28
    [52]罗国锋,贾儒,刘娜.面向SPOC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7(5):106-111
    [53]李书宁.构建分层学科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嵌入式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85-89
    [54]张广钦.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支撑、前提、效能与未来[J].图书与情报,2017(5):10-14
    [55]寿晓辉,叶丹,翁亚珂.公共图书馆开展信用服务的实践与策略——以杭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7(5):15-19
    [56]张燕青.公共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37(3):123-127
    [57]孙文佳,常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现状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9):6-12
    [58]孙玲玲,布莉华,关利革.高校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调查研究——以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9):120-123
    [59]胡昌平,石宇,查梦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聚合与可视化展现[J].图书馆论坛,2017,37(4):32-39
    [60]刘丽,张建中.图书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及服务研究——基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土著文化建设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6):88-95
    [61]王国强,石庆功.十年来中国古籍原生性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2):29-33+60
    [62]张文亮,敦楚男.近十年我国古籍数字化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7,39(3):126-130+137
    [63]张一.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口述文献资源库建设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2):54-61
    [64]彭燕,卢云.原生态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口述史料的保护研究——以土家族为例[J].图书馆,2017(4):96-99
    [65]赵一鸣,马费成.大数据环境对信息组织的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17(1):4-10
    [66]吴丹,程磊.信息组织与检索的研究热点与动向:语义、交互与社群[J].图书情报知识,2017(4):4-12
    [67]范晨晓.“基于CADAL平台的资源共享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5):5-9
    [68]关志英.“一个都不能少:跨越边界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国际图联第15届馆际互借与文献提供(ILDS)会议在巴黎召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6):49
    [69]王梦媛,桂佩霖.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S1):13-17
    [70]徐龙顺,李婵.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7(12):56-62
    [71]濮静蓉,刘桂锋,钱锦琳.国内外开放数据的研究进展与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7(6):124-132
    [72]李书宁.英国大学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1):98-105
    [73]冯朋举,刘青.日本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调研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4):31-39
    [74]贾丽君.国外图书开放获取中的政策机制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7(3):93-97
    [75]段晓林.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念、创新及其实践——“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转型”研讨会在徐汇区图书馆举办[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3):4-7
    [76]周晓燕,吴媛媛.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拓展研究——以19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战略规划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40-45
    [77]刘小凤.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进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3):18-23+63
    [78]“新机遇、新征程——面向法治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约稿函[J].图书馆,2017(12):112
    [79]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制度构建与实现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8-14
    [80]陆晓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性立法研究与实践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2):117-131
    [81]程焕文.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精神——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解析[J].图书馆论坛,2017,37(6):1-9
    [82]杨玉麟.首要目标与关键问题——关于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讨论[J].图书馆论坛,2017,37(6):10-15
    [83]肖鹏.基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以“何以文化事业”与“如何文化事业”为中心[J].图书馆论坛,2017,37(6):16-21+9
    [84]冯云.区域协调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老少边贫地区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7,37(6):22-26
    [85]周余姣.保障与方向——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7,37(6):27-31
    [86]唐艳.建成广厦千万间公众共享俱欢颜——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设施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7,37(6):32-35
    [87]王秀香,李丹.我国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7(9):9-12
    [88]殷剑冰,冼君宜.国外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研究——以美国及日本为例[J].图书馆,2017(9):17-24+38
    [89]申晓娟,杨凡.从政策语境下的图书馆标准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2006—2016)[J].图书馆,2017(9):1-8+16
    [90]于梦月,等.美国政府开放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及其启示:目录聚合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7,36(12):145-151
    [91]黄如花,李楠.澳大利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对Data. gov. au的调研与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7,36(5):87-97
    [92]贾丽君.国外图书开放获取中的政策机制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7(3):93-97
    [93]张伟,张庆,高波.德国高校开放获取知识库政策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2):75-80+19
    [94]徐速,张新鹤.我国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政策体系与内容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6):42-49+97
    [95]段美珍,顾立平,赵昆华. 2015-2016年国际开放获取相关政策与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8):19-28
    [96]陈彬斌.扎实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7,36(3):4-6
    [97]李国新.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3):7-8
    [98]杨永恒.促进资源和服务下移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3):9-10
    [99]戴珩.提高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3):11-12
    [100]陈云飞.着力构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嘉兴模式”——嘉兴市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情况介绍[J].图书馆杂志,2017,36(3):13-16
    [101]江存彬.贴近文化民生创新服务模式——大渡口区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情况介绍[J].图书馆杂志,2017,36(3):17-19
    [102]邱冠华.新世纪以来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4):18-31
    [103]金武刚.论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十大要点——兼及《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析[J].图书馆建设,2017(5):4-11
    [104]冯佳.美国各州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3):10-20
    [105]杨嘉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8):24-28
    [106]秦东方,陆晓曦. 21世纪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5):24-30+23
    [107]张毓晗,王君莉. 985高校图书馆十年人力资源建设情况动态统计和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3):73-76
    [108]肖爱华.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7,31(4):11-15
    [109]崔雪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3):73-76
    [110]杨晶.美国社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模式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7(2):90-96
    [111]白兴勇.美国图书馆志愿者项目管理探究——以伊利诺伊州图书馆知识素养项目为例[J].图书馆,2017(1):72-78
    [112]王译晗,陆和健,开源. 2007-201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7(6):71-76
    [113]李剑.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管理运营的经验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7(2):120-124+62
    [114]曹磊.日本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发展历程及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3):119-131
    [115]曹磊.日本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的负面影响及社会反思[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3):29-35
    [116]李红.实行整体外包服务的三个公共图书馆的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7,36(1):33-37+32
    [117]易斌.公共图书馆整体外包模式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4):42-48
    [118]柯平,胡银霞.创新与导向: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新指标[J].图书馆杂志,2017,36(2):4-10
    [119]柯平,刘旭青,柴赟.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解读[J].图书馆,2017(6):1-7+13
    [120]黄如花,苗淼.中美公共图书馆评估异同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5):73-78+86
    [121]盛小平,喻楠清.图书馆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4):21-28
    [122]卢明芳,朱贝.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4):15-20
    [123]罗丽,杨新涯,周剑.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图书馆从理论到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3):140-144
    [124]王世伟.略论智慧图书馆的五大关系[J].图书馆杂志,2017,36(4):4-10
    [125]赵蓉英,魏绪秋.我国移动图书馆研究主题及其演化路径分析[J].图书馆,2017(5):22-26
    [126]崔伟,杨嘉璇,徐恺英,王晰巍.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9):14-19+49
    [127]徐路.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基于ACRL《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2016版》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7(4):83-90
    [128]吴建中.人工智能与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17(6):1-5
    [129]王世伟.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J].图书与情报,2017(6):6-18
    [130]李立睿.人工智能视角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重构与创新发展——基于英国《人工智能:未来决策的机遇与影响》报告的解析[J].图书与情报,2017(6):30-36
    [131]周海晨,陆和健.“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46-52
    [132]范萍羽.天津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S1):35-37
    [133]宋振世,顾笑迎.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7,36(10):26-32
    [134]郝建军,刘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5-8
    [135]向宏华.“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5-10
    [136]杨晓东.“图书馆+”: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3):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