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国家公园建设路径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Lushan National Park
  • 作者:黄庆华 ; 谢冬明 ; 易青 ; 田磊
  • 英文作者:Huang Qinghua;Xie Dongming;Yi Qing;Tian Lei;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国家公园 ; 庐山 ; 志愿者计划 ; 特许经营制度 ; 法律
  • 英文关键词:national park;;Lushan;;volunteer program;;franchise system;;law
  • 中文刊名:JXLI
  • 英文刊名:South China Forestry Science
  • 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南方林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No.253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60120);;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51BBG70014);;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No.GJJ150794;170687);;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No.2015QNBJRC008);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No.2016CXTD002)联合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JXLI201901007
  • 页数:5
  • CN:01
  • ISSN:36-1342/S
  • 分类号:33-36+58
摘要
从国家政策和庐山生态系统、地质遗迹、文化底蕴、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庐山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特许经营制度、国家公园基金会、志愿者计划等对策建议。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park from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Lushan ecosystem, geologic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Perfect legal system,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franchise system,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and volunteer program are put forwar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ushan National Park.
引文
[1]陈耀华,黄丹,颜思琦.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地理科学,2014,34(3):257-264.
    [2]俞德浚.美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见闻[J].植物杂志,1980(2):46.
    [3]钟林生,邓羽,陈田新,等.地域空间———国家公园体制构建方案讨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1):126-133.
    [4]田美玲,方世明,冀秀娟.自然保护类国家公园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7(6):49-53.
    [5]刘信中,王琅.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万慧霖.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7]刘新圣,李松志,莫申国.庐山植物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南方园艺,2015,26(4):56-59.
    [8]杨道德,刘松,谷颖乐,等.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6):72-76.
    [9]王琬萱.庐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适应性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10]廖秋丹,李松志.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研究[J].管理观察,2016(33):80-81,84.
    [11]葛梦琪.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12]江龙.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特质及规划应用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3]孙瑾.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14]胡海胜.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资源科学,2007(5):28-36.
    [15]钟林生,肖练练.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选择与研究议题[J].资源科学,2017,39(1):1-10.
    [16]李闽.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7(2):7-11.
    [17]唐芳林,王梦君.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5,43(14):45-50.
    [18]张引,庄优波,杨锐.法国国家公园管理和规划评述[J].中国园林,2018,34(7):36-41.
    [19]刘红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公园立法和管理启示[J].中国园林,2015,31(11):73-77.
    [20]肖练练,钟林生,周睿,等.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2):244-255.
    [21]周武忠,徐媛媛,周之澄.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48(8):1205-1212.
    [22]蔚东英,王延博,李振鹏,等.国家公园法律体系的国别比较研究———以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10个国家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13-16.
    [23]郭娜,蔡君.美国国家公园合作志愿者计划管理探讨———以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16(4):27-33.
    [24]张颖.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8(4):139-144.
    [25]王京传.美国国家历史公园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社会科学,2018(1):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