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读:“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与电影本体的再认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Film Language Modernization and Film Ontology
  • 作者:陈晓云
  • 英文作者:Chen Xiaoyun;
  • 关键词:电影本体 ; 电影语言 ; 现代化
  • 中文刊名:DDDY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inema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5
  • 出版单位:当代电影
  • 年:2019
  • 期:No.274
  • 语种:中文;
  • 页:DDDY201901003
  • 页数:5
  • CN:01
  • ISSN:11-1447/G2
  • 分类号:21-25
摘要
"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与"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和戏剧离婚"的理论呼唤,与同年出现的电影创作层面的形式创新,一同构成了1979年这个特殊的转折年份,中国电影在内容层面进行文化反思的同时,也开启了形式层面的自我反省。这种形式自省的核心,可以看成是中国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长期以来,对于电影本体的自觉认知,始终让位于对于电影功能的单一强调,形成了中国电影特殊的观念与形态。在本体论相对缺失的背景之下,通常认为影像强于叙事的第五代,并没有那种近乎极端的视觉实践。进入数字时代,影像与现实的关系被新的技术媒介重新构造,电影本体的内涵也期待着新的认知。
        
引文
(1)例如: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张立宪的《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电影观念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3)同(2),第2页。
    (4)同(2),第21页。
    (5)邵牧君《现代化与现代派》,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电影观念讨论文选》第29页。
    (6)同(5),第31页。
    (7)同(2),第20页。
    (8)同(2),第9页。
    (9)同(2),第12页。
    (10)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11)[加]谢枫《再发现第四代》,谢飞、张庆艳、滕继萌、徐莹译,《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第73页。
    (12)李陀《长镜头和电影的纪实性》,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2》,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125页。
    (13)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电影观念讨论文选》第279页。
    (14)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14页。
    (15)李少白、邢祖文主编《中国电影艺术史1896—192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22—23页。
    (16)参见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17)[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18)参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9)参见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之一》,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第20—25页。
    (20)参见侯曜《影戏剧本作法》,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第48—51页。
    (21)同(17),第31页。
    (22)[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3)同(22),第9页。
    (24)参见[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70—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