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退耕还林管理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丽琼 ; 陆俊 ; 马勇
  • 关键词:管理 ; 存在的问题 ; 效益分析 ; 主要措施
  • 中文刊名:LVKJ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昆明市森林资源管理总站;昆明铁路局昆明通信段;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绿色科技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LVKJ201901026
  • 页数:3
  • CN:01
  • ISSN:42-1808/S
  • 分类号:59-61
摘要
为探求昆明市的退耕还林现状和今后昆明发展的道路和对策,结合昆明市退耕还林管理的工作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昆明市退耕还林工作必须走以绿化、美化、塑造昆明市新形象为主要目标,以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做好昆明市退耕还林工作。
        
引文
[1]申维国.营造林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J].绿色科技,2017(15).
    [2]赖荣传.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7(13):201~202.
    [3]周锡春,郭玲.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J].绿色科技,2017(13):116~117.
    [4]孔漫雪.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8(35):50,52.
    [5]杨世林.试论青海省退化防护林改造[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8,41(6):19~21.
    [6]强大宏,艾宁,刘长海,等.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动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6):114~120.
    [7]王建英.发展后续产业巩固临泽退耕还林成果[J].中国林业,2012(16).
    [8]杨海英.浅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8(10).
    [9]白树青,张景俊,杨海燕.阜新:积极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J].中国林业,2006(10).
    [10]张娟娟.基于灰色关联的隆德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27).
    [11]张建友.以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J].中国林业,2006(17).
    [12]薛慧君.培育特色后续产业稳固退耕还林成果[J].中国林业,2005(10).
    [13]张升.宁夏隆德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5(35).
    [14]田启明,常海清.关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植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
    [15]郑之伟.如何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J].中国农村科技,2005(11).
    [16]冉立.浅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