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继发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洪创 ; 黄辉文
  • 关键词:早产儿 ; 继发真菌感染 ; PICC留置时间 ; 高危因素
  • 中文刊名:HKHT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 机构: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年:2019
  • 期:v.30;No.197
  • 语种:中文;
  • 页:HKHT201906027
  • 页数:3
  • CN:06
  • ISSN:23-1571/R
  • 分类号:62-64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新生儿科就诊的274例胎龄<35周,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设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被诊断为继发真菌感染的患儿设为研究组,其余253例未发生继发真菌感染的患儿设为参考组。对研究组患儿的发病时间,两组患儿的胎龄、体重、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研究组患儿的胎龄80%以上≤32周,与参考组患儿相比,两者差异显著(P <0. 05);研究组患儿的体重76%以上≤1. 5 kg,与参考组患儿相比,两者差异显著(P <0. 05);研究组的患儿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的早产儿平均PICC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春夏季、低胎龄、低体重、长期使用抗生素及PICC留置时间长均是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引文
[1]李红妩,周向明,张解宁.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0):42-45.
    [2]刘田田,刘阳,牟鑫,武辉.104例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1):62-64.
    [3]马晓蕾.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J].海南医学,2016,27(04):586-588.
    [4]王玉惠,刘田田.早产儿白假丝酵母菌与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因素及伴发疾病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057-6058.
    [5]李贝.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08):705-711.
    [6]孙捷.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5):1088-1090.
    [7]雷艺,王琍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04):251-254.
    [8]杨阳,李福琴,李俊艳,刘盛楠,冯亚静.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05):934-936.
    [9]陈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8):102-104.
    [10]陈凌,朱玲玲.早产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防[J].现代医学,2014,42(12):1489-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