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曲黄河”中传统队形的传承与发展——以《灯舞》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芳 ; 李少婷
  • 关键词:“九曲黄河” ; 传统 ; 队形 ; 发展
  • 中文刊名:BYYY
  • 英文刊名:Northern Music
  • 机构:沁县文化宫;山西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北方音乐
  • 年:2019
  • 期:v.39;No.365
  • 语种:中文;
  • 页:BYYY201905030
  • 页数:2
  • CN:05
  • ISSN:23-1062/J
  • 分类号:52+57
摘要
"九曲黄河"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中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介绍了"九曲黄河"的艺术特征,再通过结合作品《灯舞》中的"九曲黄河"传统队形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当今时代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引文
[1]贾莉莎.“转九曲”仪式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2]马彦奇.山西岚县岚城“九曲黄河灯会”民俗研究[J].经济师,2014(8):206-207.
    [3]赵智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J].北京档案,2011(9):64-65.
    [4]罗俊毅.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1(1):82-85.
    [5]苗峰.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D].广州:暨南大学,2010.
    [6]舒云久.旅游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探析——以黄龙溪学校创建校园火龙灯舞文化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1-74.
    [7]解宪生,舒云久,张晓林,何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黄龙溪“火龙灯舞”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