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理念与民法典编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
  • 作者:朱晓峰
  • 英文作者:Zhu Xiaofeng;
  • 关键词: ; 孝道理念 ; 民法典编纂 ; 婚姻家庭编 ; 公序良俗
  • 英文关键词:filial piety;;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marriage and family;;public order and morals
  • 中文刊名:DOUB
  • 英文刊名:Science of Law(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02 15:36
  • 出版单位: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37;No.233
  •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4SFB30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YJC820054)
  • 语种:中文;
  • 页:DOUB201901008
  • 页数:10
  • CN:01
  • ISSN:61-1470/D
  • 分类号:84-93
摘要
孝道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当代法律实践中,尽管制定法未明确规定孝道概念,但孝道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裁判者的视野,实质性地影响着司法实践。民法典编纂应当体现科学性、体系性和民族性。这就要求民法典编纂应当关注孝道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现状,从孝道的表现形式、适用的法律关系、内涵的主要内容和法律效果等角度出发,全面总结当代司法实践在以孝道作为相关裁判之正当性、合法性基础时所得出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法者应将这些经验反映到民法典相应抽象概念和具体规则的设计中来,及时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对于法典编纂提出的挑战,完成立法者提出的法典编纂的历史使命。
        Filial piety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egal practice,although the statute does not clearly define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filial piety still enters the judge's field of vis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and substantially affects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ivil code should reflect scientificity,systematicness,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requires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ivil cod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filial piety in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ays of expression of filial piety in the statutory law,the applicable legal relationship,the main content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legal effects,the civil code being compiled should sum up experience from contemporary judicial practice when using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as the basis for legitimacy and legality. On this basis,legislators should reflect these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corresponding abstract concepts and specific rules of the civil code,respond promptly to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reality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de,and complete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ivil code.
引文
[1]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龙大轩.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价值[J].法学研究,2015,(3):176-193.
    [4]蒋月.20世纪婚姻家庭法:从传统到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6]肖群忠.孝与中国国民性[J].哲学研究,2000,(7):33-41.
    [7]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8]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亲属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9]孔润年.传统“孝”德内涵的演变与现代转换[J].道德与文明,2011,(3):84-88.
    [10]孙宪忠.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J].清华法学,2012,(6):46-60.
    [11]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12]孙宪忠.防止立法碎片化尽快出台民法典[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76-82.
    [13]于飞.民法基本原则:理论反思与法典表达[J].法学研究,2016,(3):89-102.
    [14]朱晓峰.论德国法上的营业权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J].政治与法律,2016,(6):19-29.
    [15]林明.传统法制中的孝道文化因素释义[J].法学论坛,2011,(6):45-52.
    [16]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7]周福林.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影响与政策建议[J].中州学刊,2014,(9):83-86.
    [18]唐灿,陈午晴.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12,(2):92-103.
    [19]顾辉.当前家庭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学术界,2011,(9):215-222.
    [20]李佳伦.民法典编纂中遗产酌给请求权的制度重构[J].法学评论,2017,(3):107-119.
    [21]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2]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11-13.
    [23]杨立新.对修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30个问题的立法建议[J].财经法学,2017,(6):5-24.
    [24]张践.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哲学史,2000,(3):74-79.
    [25]粟丹.“孝道”视角下我国养老立法的要求及完善路径[J].浙江学刊,2017,(2):16-224.
    [26]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7]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28]夏吟兰.民法典体系下婚姻家庭法之基本架构与逻辑体例[J].政法论坛,2014,(5):142-148.
    [29]蒋悟真.精神赡养权法治保障的困境及其出路[J].现代法学,2014,(4):164-175.
    [30]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人口研究,2008,(4):13-21.
    [31]王跃生.历史上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5-14.
    [32]高铭暄,李彦峰.虐待罪:“告诉才处理”除外规定的司法适用[J].法学,2016,(11):145-150.
    [33]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4]民法总则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编写组.民法总则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石民二终字第00682号。
    (2)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4)桂民申字第851号。
    (3)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0)晋民申字第575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5)民申字第1759号。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6)京民申2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5)民申字第1759号。
    (1)对此,我国学者负责起草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亦持同样立场。具体相关条文设计参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亲属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5、254、353页;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205页。
    (2)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鄂荆门民一终字第00049号。
    (3)相关论述参见杜正贞,王云婷:《民国的招赘婚书与招赘婚诉讼: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研究》,《政法论坛》2014年第3期,第143-144页。
    (4)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东民初字第00598号。
    (5)《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6)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豫法民提字第00007号。
    (1)我国学理上亦有学者认为,“倡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家庭和谐,培养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明”,亦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制定的应有之义。对此的具体论述参见郭锋:《〈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和特色》,《财经法学》2017年第3期,第54页。
    (2)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学者建议稿中,有观点明确主张应基于人格权益的充分保护而在民法典中规定以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为价值基础的一般人格权,具体条文设计为“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这彰显了个体人在当代法治社会背景下的法律地位。具体参见杨立新、扈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格权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财经法学》2016年第4期,第41页。
    (3)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石民二终字第00682号。
    (1)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通中民终字第1913号。
    (2)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0)晋民申字第575号。
    (3)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三中民终字第14609号。
    (4)甘肃省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陇民一终字第153号。
    (5)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通中民终字第1913号。
    (6)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渝五中法民终字第00394号。
    (7)具体规则设计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亲属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348-364页。
    (8)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6)冀民申4413号。
    (9)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渝五中法民终字第00387号。
    (10)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6)沪0115民初48993号。
    (11)我国学术界对此的集中讨论,参见王跃生:《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第60页;邵秦、胡明霞:《中国家庭结构历史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4期,第45-55页;李银河:《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2页;薛宁兰:《婚姻家庭法定位及其伦理内涵》,《江淮论坛》2015年第6期,第138页。
    (1)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0)晋民申字第575号。
    (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新民初字第2732号。
    (3)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渝五中法民终字第00394号。
    (4)正史中关于此种激励方式的记载屡见不鲜。例如:西汉成帝“建始三年春三月,赦天下徒,赐孝弟、力田爵二级”。(《汉书·成帝纪》)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下诏: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后汉书·光武帝纪》)南北朝刘宋时,“孝子、顺孙、义夫、悌弟,赐爵一级”。(《宋书·孝武帝纪》)。
    (5)史书记载:“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汉书·高后纪》)“其有孝弟闻于郡邑,力田推于邻里,两事兼著,状迹殊尤者,委所由长官,特以名荐,朕当别有处分,更不须随考试例申送”。(《全唐文·玄宗帝》)“孝子顺孙堪从政者,量才任之”。(《元史·成宗纪》)
    (6)史书记载:“有品爵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课役”。(《隋书·食货志》)“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闻于乡闾者,州县申省奏闻,而表其门闾,同籍悉免课役”。(《旧唐书·职官》)
    (7)史书记载:“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粟帛各有差”。(《南齐书·武帝纪》“赐孝义之家粟五斛”(《新唐书·太宗纪》)赐资州孝子支渐粟帛。(《宋史·神宗纪》)“各处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曾经旌表者,所司各赐米一石,布一匹”。(《皇明诏令》卷一八)
    (8)史书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后汉书·百官志》)“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精诚感通,志行闻于乡闾者,亦具以申奏,表其门闾”。(《旧唐书·职官》)“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谷”。(《宋史·职官》)
    (9)容隐的具体事例参见《汉书·宣帝纪》。
    (10)存留养亲的详细规定可参见《魏书·刑法志》。
    (11)关于亲属复仇的相关规定,具体参见《周礼·秋官司寇》《周礼·地官司徒》《元史·刑法志二》。
    (1)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6)甘刑核15052303号。
    (2)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5)湘高法刑三终字第116号。
    (3)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6)云刑终1386号。
    (4)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5)鲁刑三终字第11号。
    (5)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5)豫法刑执字第00543号。
    (6)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6)陕03民终1467号。
    (1)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6)粤民申1797号。
    (2)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渝高法民提字第218号。
    (3)相关具体规则设计,详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5、58页。
    (4)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西民初字第02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