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路径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馥瑜
  • 关键词:公民 ; 个人信息 ; 权利属性 ; 刑法保护
  • 中文刊名:FZSL
  •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05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FZSL201904114
  • 页数:2
  • CN:04
  • ISSN:53-1095/D
  • 分类号:253-254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属性的分析,分别从底层基础、外部协调、核心罪名等方面,提出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有效路径。旨在充分发挥刑法的积极作用,转变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模式,全方位地保护广大公民的个人信息。
        
引文
[1]于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与入罪边界.政治与法律.2018(4).
    [2]黄祖帅.中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曲新久.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超个人法益属性.人民检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