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云南佛教的教制革新与困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eform and Dilemma of Yunnan Buddhis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张永广
  • 英文作者:Zhang Yongguang;
  • 关键词:云南佛教 ; 教制革新 ; 佛教团体
  • 中文刊名:ZJYJ
  • 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宗教学研究
  • 年:2019
  • 期:No.122
  • 语种:中文;
  • 页:ZJYJ201901021
  • 页数:6
  • CN:01
  • ISSN:51-1069/B
  • 分类号:144-149
摘要
佛教团体是民国时期佛教革新运动的主体。云南佛教界通过教制变革推广革新运动,这包括云南省佛教会的建立、革新及整合,居士佛教团体的发展及抗战时期滇边佛联会的成立等。但民国云南佛教团体不仅过分倚重高僧,而且也过度依靠政要。云南一地的现状反映了当时整个佛教革新运动的实践困境。
        
引文
① 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海潮音》第21卷第11、12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218页。
    ②④(23)(28)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卷第44、48、52、95-96页。
    ③ 《令示:教育部批僧界全体代表敬安等请创设佛教总会呈》,《临时政府公报》第37号,1912年。
    ⑤⑥ 岑学吕编:《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6、57页。
    ⑦(24) 韩丽霞:《近代以来云南汉传佛教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84、85页。
    ⑧ 谛闻:《至云南王竹村居士书》,《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928年第21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10卷第167页。
    ⑨(16) 《云南四众佛教会复佛学推行社函(二)》,《晨钟特刊》1928年第3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2卷第466页。
    ⑩ 王九龄:《云南四众佛教会成立大会演词(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929年第23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10卷第250页。
    (11) 《云南四众佛教会宣言》,《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930年第24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10卷第426页。
    (12) 《云南四众佛教会呈请政府立案文》,《晨钟特刊》1927年第2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2卷第300页。
    (13) 《常惺法师演说词》,《晨钟特刊》1927年第2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2卷第280页。
    (14) 《云南四众佛教会缘起》,《晨钟特刊》1927年第2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2卷第299页。
    (15) 《云南四众佛教会复佛学推行社函(一)》,《晨钟特刊》1928年第3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2卷第465页。
    (17) 《中华民国佛教机关调查录》,《灵泉通信》第7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5卷第440页。
    (18) 《本会致云南省政府请维持宗教函》,《中国佛教会月刊》1930年第7/8/9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27卷第163页。
    (19) 《云南省佛教会致本会(中国佛教会)代电》,《中国佛教会月刊》1931年第13至19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27卷第339页。
    (20) 《云南省佛教会呈为奉令举行祈祷已饬属一体举行由》,《中国佛教会月刊》1932年第28/29/30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28卷第180页。
    (21) 常觉:《云南佛教会听经纪》,《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502页。
    (22) 《云南省佛教会呈奉省政府核准立案整理佛教僧伽各项议决案》,《弘法特刊》1932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4页。
    (25) 《滇支部佛教演说团绪言及简章》,《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卷第276页。
    (26) 《滇东佛学社成立大会宣言》,《四川佛教月刊》1931年第7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7卷第136页。
    (27) 《滇东佛学社开始讲经》,《海潮音》第14卷第9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85卷第134页。
    (29) 《云南佛教居士林宣言》,《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3页。
    (30) 《云南佛教居士林职员表》,《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506页。
    (31) 《云南佛教居士林简章》,《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1页。
    (32)(34) 慧湛:《宝静法师赴滇弘法之盛况志略》,《香海佛化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7卷第45页。
    (33) 《云南佛教居士林讲弥陀要解通启》,《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48页。
    (35) 《本林请宝公法师为永久导师启》,《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0页。
    (36) 《云南佛教居士林助生极乐团章程草案》,《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6页。
    (37) 《云南佛教居士林助生极乐团宣言》,《弘法特刊》1932年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6卷第455页。
    (38)(43) 参见陈永革:《太虚大师与抗战时期的西南佛教》,http://www.baohuasi.org/qikan/ngfy/2003.4/200304f08.htm. 2016年6月1日。
    (39)(42)(58) 太虚:《己卯日记》,《觉音》第10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92卷第16、17页。
    (40) 大慈:《太虚大师对云南省僧众救护队训辞》,《海潮音》第20卷第9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99卷第494页。
    (41) 《太虚大师赴鸡足山整理、宏法、办学》,《海潮音》第20卷第10/11号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99卷第527页。
    (44)(50)(52) 等慈:《滇缅边区的精神铁桥》,《海潮音》第22卷第5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353、354、355页。
    (45) 等慧:《滇边特区佛教联合会成立及募经书》,《觉音》1942年第22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59卷第55页。
    (46) 《中央社会部批准设立滇边特区佛教会》,《海潮音》第21卷第7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147页。
    (47)(51) 等慈:《滇边访问日记》,《海潮音》第22卷第8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413、414页。
    (48) 《滇边特区佛教联合会筹备将成》,《海潮音》第22卷第1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275页。
    (49) 《滇边特区佛联会成立》,《海潮音》第22卷第7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402页。
    (53) 《滇边特区佛教联合会募经书杂志启》,《海潮音》第22卷第5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357页。
    (54) 《滇边佛联会推进献机运动》,《海潮音》第23卷第1/2号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第501页。
    (55)(59) 沈伟华、杨维中:《从太虚佛教改革看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之制度建构》,《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81、86页。
    (56) 朱勤滨:《入世之风:〈现代僧伽〉视野下的民国佛教改革》,《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第141页。
    (57) 法慈:《追述宝静法师入滇宏法概况》,《观宗弘法社刊》第24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3卷第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