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诗学性情本体论探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Wu Cheng's Poetic Ontology
  • 作者:黄金叶
  • 英文作者:HUANG Jinye;Literature School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吴澄 ; 诗学 ; 性情 ; 理气 ; 心性
  • 英文关键词:Wu Cheng;;poetics;;temperament;;philosophical Qi;;heart
  • 中文刊名:ZJSR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8
  • 出版单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v.19;No.166
  • 语种:中文;
  • 页:ZJSR201903013
  • 页数:5
  • CN:03
  • ISSN:33-1261/Z
  • 分类号:73-77
摘要
元代吴澄诗学以性情为其本体。"理气"是吴澄哲学形而上之概念,生化万物之源,当理气进入形而下之"人"时,"理气"即是"性情";"心"则是性之容器,是接触外界事物从而触动性情运动的中介,最终使人之气质之性生发出诗之情。性情连接着哲学之理气、人之心性以及诗之性情,将天地、人、诗三者贯穿,形成系统的诗学。
        Wu Cheng's poetry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based on temperament.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philosophical Qi" is the metaphysical concept of Wu Cheng's philosophy, and the biochemical source of all life. When entering the "human being", "philosophical Qi" becomes "temperament". The "heart" to Wu Cheng is a container of temperament, and is an intermediary that touches the outside world to induce temperament movement, which eventually makes the temperament of the human nature produce poetry sentiment. Temperament connects the philosophical Qi, the human heart and the poetry temperament, and integrates heavens and earth, human beings and poetry to form a systematic poetics.
引文
①王素美:《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②查洪德:《元代诗学性情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第172-182页。
    ③叶梦得:《石林诗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④孙联奎、杨廷芝:《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45-46页。
    ⑤吴澄:《吴文正集(卷2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a页。
    (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2)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05页。
    (3)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6页。
    (4)方旭东:《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5)⑥⑦吴澄:《吴文正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0a页;第18a页;第20a页。
    (6)吴澄:《吴文正集(卷2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a页。
    (7)吴澄:《吴文正集(卷1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a页。
    (8)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0页。
    (9)④吴澄:《吴文正集(卷4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b页。
    (10)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1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49页。
    (12)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13)出自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0页。
    (14)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王运熙、顾易生编:《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18页。
    (15)③④⑤⑥吴文治编:《辽金元诗话全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5页;第551页;第1833页;第1056页;第556页。
    (16)吴澄:《吴文正集(卷2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a页。
    (17)吴澄:《吴文正集(卷5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a页。
    (18)吴澄:《吴文正集(卷1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b页。
    (19)吴澄:《吴文正集(卷6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a页。
    (20)吴澄:《吴文正集(卷1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7b页。
    (21)吴澄:《吴文正集(卷1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7b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