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杂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改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雷萌
  • 关键词:《赵氏孤儿》 ; 元杂剧 ; 陈凯歌 ; 电影 ; 时代性 ; 改编
  • 中文刊名:SHIT
  • 英文刊名:Radio & TV Journal
  • 机构: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艺术系;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视听
  • 年:2019
  • 期:No.143
  • 语种:中文;
  • 页:SHIT201903053
  • 页数:2
  • CN:03
  • ISSN:45-1342/G2
  • 分类号:102-103
摘要
《赵氏孤儿大报仇》是我国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创作的著名杂剧之一,曾被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引起轰动,也是我国最早出口的剧目之一。该剧因浓重的悲剧性特质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2010年,中国导演陈凯歌将这出经典戏曲剧目搬上了银幕,运用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及审美意识倾向对其加以改编。从元杂剧到电影,从纪君祥到陈凯歌,《赵氏孤儿》所经历的改编过程,是对这一文学艺术作品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本文着重比较两个版本中的人物(性格赋予)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节上的不同,讨论优秀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时代性特质。
        
引文
(1)黄卉.论悲剧历史剧《赵氏孤儿》[J].洛阳师专学报,1999(06):71-76.
    (2)(3)(4)[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57,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