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众动员看武汉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KMT-CPC Cooperation & People's Mobilization in Wuh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 作者:李飞 ; 汪效驷
  • 英文作者:Li Fei;Wang Xiaosi;
  • 关键词:武汉抗战时期 ; 民众动员 ; 共产党 ; 国民党
  • 中文刊名:LZZ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 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6-07-30
  • 出版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 年:2016
  • 期:v.32;No.18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项目“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众动员的比较研究”(14BZS110)
  • 语种:中文;
  • 页:LZZB201604013
  • 页数:7
  • CN:04
  • ISSN:32-1002/D
  • 分类号:74-79+145
摘要
武汉抗战时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两党关系最融洽的时期,双方在军事、政治、社会等领域都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和互动;在民众动员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合作的根基源于两党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逐渐弥合了分歧,国民党相应地调整了民众动员政策。武汉会战前夕,国共双方协同进行民众动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及其第三厅得以组设。会战期间,双方共同推动民众动员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国共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共双方的努力,使得武汉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取得很大成效,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民众动员为我们观察战时国共关系特别是武汉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The second KMT-CPC cooperation in Wuh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marked most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in terms of military, political, social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particular. The smooth cooperation rested in the fact that two parties gradually bridged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KMT adjusted its mobilization policy.Shortly before the Wuhan campaign, the two parties coordinated in the mobilization work. As a result,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Military Affairs Commission was set up and th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worked well. The joint efforts made by the two sides enabled the masses to be well organized and mobilized,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of unity against Japan. The KMT-CPC cooperation in the mobilization work provides us a unique perspective in observing wartime KMT- CPC relations, especially mutual cooperation in Wuh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引文
[1]蒋中正日记(未刊本),1937年12月15日[G]//吕芳上.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第五册.台北“:国史馆”,2014.
    [2]我军退出南京告全国国民书[G]//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30·书告[M].台北: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3]陈绍禹等关于同蒋介石谈判情况给张闻天等的报告(1937年12月21日)[G]//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蒋中正日记(未刊本),1937年12月21日[M]//吕芳上.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第五册.台北“:国史馆”,2014.
    [5]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G]//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G]//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7]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电[G]//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任弼时.为彻底实现抗战建国纲领而斗争[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陈诚就武汉卫戍总司令职[N].新华日报,1938-01-12.
    [10]蒋介石致陈诚电文[M]//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11]苏战时施教团赴内地工作[N].新华日报,1938-01-24.
    [12]叶剑英.目前的战局与保卫武汉[N].新华日报,1938-01-12.
    [13]怎样保卫大武汉[N].新华日报,1938-01-13.
    [14]朱汇森.中华民国史实纪要:初稿[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9.
    [15]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5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16]何智霖.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7]于丽,田子渝.陈诚与湖北抗战[J].抗日战争研究,2000(3).
    [18]邓颖超同志致函郭建同志谈战时儿童保育会有关问题[G]//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七保育院史料选集(1939.7-1946.6).出版社不详,1994.
    [19]阳翰笙.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J].新文学史料,1980(4).
    [20]总动员保卫武汉[N].新华日报,1938-06-14.
    [21]陈绍禹.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底意见[N].新华日报,1938-06-15.
    [22]武汉动委会今日成立.新华日报,1938-08-02.
    [23]李泽.武汉抗战史料选编[G].武汉:武汉图书馆,1984.
    [24]民众团体高级组织法[N].新华日报,1938-08-09.
    [25]组训武汉民众宣传大纲[N].新华日报,1938-08-13.
    [26]陈诚.民众动员兵役补充及教育诸问题--在崇阳老鸦村对政工人员讲(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四日)[Z].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典藏号:008-010102-00009-023.
    [27]为武汉民众动员问题,访问政治部胡副主任[N].新华日报,1938-08-05.
    [28]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N].新华日报,1938-07-05.
    [29]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会为纪念“八·一三”保卫武汉宣传大纲[G]//武汉文史资料:保卫大武汉(纪念武汉抗战六十周年专辑).武汉: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1998.
    [30]日寇对苏联挑衅的阴谋[N].新华日报,1938-07-25.
    [31]毛泽东,等.关于保卫武汉的方针问题的指示[G]//武汉文史资料:保卫大武汉(纪念武汉抗战六十周年专辑).武汉: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1998.
    [32]楼桐孙.抗战情绪与武汉大会战[J].中央周刊,1938(1).
    [33]中央关于目前日军进攻武汉对各政治机关宣传鼓动工作的指示[G]//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34]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书[G]//武汉文史资料:保卫大武汉(纪念武汉抗战六十周年专辑).武汉: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1998.
    [35]现在的武汉[J].十字街头,1938(1).
    [36]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中共武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抗战时期中共中央长江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37]第九战区之军事概况与民众动员--兼任战区司令长官时对武汉各界慰劳代表讲话[Z].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典藏号:008-010102-00009-014.
    [38]北鸥.罗总司令谈动员民众保卫武汉[N].新华日报,1938-09-16.
    [39]阿特丽.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扬子前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40]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中全会决议[N].新华日报,1938-11-23.
    [4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98.
    [42]以武汉为中心之共党炽烈的活动[J].弘宣,1938(7).
    [43]中国青年救亡协会组织成立及政府禁止其活动的有关文书(1938.3-1938.7)[Z].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十一(2),案卷号:2218.
    [44]喻育之.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参政会[G]//武汉文史资料:第2辑.内部发行,1984.
    (1)“武汉抗战时期”是指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到1938年底这一时期的抗日斗争。因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机构大多移驻武汉,许多军政大员和中共代表陈绍禹、周恩来等以及各界名流也进抵武汉。国民政府在南京失陷后的10多月中,在武汉进行抗日决策和部署,领导全国的抗战。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因此有学者将此视为抗战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参见毛磊:《论武汉抗战是八年抗战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纪念七七抗战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1997年,台北“国史馆”印行)《论武汉抗战在抗日战争与凡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世纪行》2015年第4期)等。究》
    (2)有关这一时期的国共关系、政治形势等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唐宝林《论武汉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特点》,《抗日战争研1999年第2期;杨存厚《武汉保卫战及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张春英《“保卫大武汉”:武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同的口号》,《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罗福惠《略论武汉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江汉论坛》1998年第11期;张亮东《武汉会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军事共识与分歧》,《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等。杨天石、杨奎松等学界前辈在相关著述中也有论及,此处不一一列举。
    (1)关于“国民党片面抗战”说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理解,笔者曾作初步探讨,请参阅汪效驷:《“国民党片面抗战”说的溯源及辨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关于第三厅开展的活动参见崔莹:《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历史档案》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