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包工制现状、作用及存在机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敏
  • 关键词:建筑行业 ; 劳务组织形式 ; 包工制
  • 中文刊名:JCYS
  •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Materials & Decoration
  • 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05
  • 出版单位:建材与装饰
  • 年:2019
  • 期:No.571
  • 语种:中文;
  • 页:JCYS201910110
  • 页数:2
  • CN:10
  • ISSN:51-1683/TU
  • 分类号:156-157
摘要
本文全面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和实地调研资料,对我国建筑业包工制现状、作用与存在机理进行系统化阐述,并提出了完善行业用工现状的政策建议。
        
引文
[1]王处辉.中国近代企业劳动组织中之包工制度新论[J].南开经济研究,1999(5):73-80.
    [2]张荣伟.建筑工程“包工队”模式改进与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3):11-13.
    [3]中村孝俊.包工头制度之研究[M].东京:龙文书局,1944.
    [4]韦俊辉.工程建设中的劳务分包问题及对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5]赵胜.从包工制到按件计酬制---20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研究[J].农业考古,2016(6):79-86.
    [6]蒋红漫.我国建筑业“包工制”的法律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4):100-102.
    [7]郭宇宽.“包工队”模式再认识:合约性质、制度约束及其利益相关者[J].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