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还是抑制:社会认同对施压性利益表达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romoting or Suppressing: A Research on the the Impact of Social Identity on the Expression of Pressureful Interests
  • 作者:姚望
  • 英文作者:Yao Wang;
  • 关键词:社会公平 ; 社会冲突 ; 施压性利益表达 ; 社会公平认同 ; 社会冲突认同
  • 中文刊名:FBSF
  • 英文刊名:Hubei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6 15:25
  • 出版单位:湖北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38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集群利益表达的结构剖面、生发机理与秩序建构研究”(16BZZ02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FBSF201902009
  • 页数:8
  • CN:02
  • ISSN:42-1112/C
  • 分类号:60-67
摘要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生活空间的转换唤醒了他们心中既存的社会认同,成为他们行为选择的心理逻辑。社会认同对施压性利益表达具有显著性影响。社会公平认同越低或社会冲突认同越高的社会个体越倾向于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教育程度越高的社会个体越易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女性较男性更不易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年龄、政治身份、社会地位等对施压性利益表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减少或防止施压性利益表达,达致社会和谐,必须调节收入分配以提升社会公平认同和降低社会冲突认同。
        
引文
[1]岳跃.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二元博弈均衡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英]保罗·哈里森.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M].钟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Smith,E.R.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emotions: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prejudice.In D.M.Mackie&D.L.Hamilton(Eds.),Affect,cognition,and stereotyping:Interactive processes in group perception.San Diego,CA,US:Academic Press.1993.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Drew Hyman,Daniel Griffiths and Bruce Ungar.Pathways to Community Services:The Effect of Differential Informatio of participation[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977,(6).
    [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Kenneth Lieberthal.Bureaucracy,politics,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参见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期)。
    (2)参见Kevin J. O’Brien, Lianjiang Li.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6.
    (3)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参见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参见谢秋山、许源源《“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公共管理学报》年期)。
    (3)参见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5期)。
    (4)参见王可园《“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还是“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农民政治行为两种分析框架比较及重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3期)。
    (5)参见李路路、唐丽娜等《“患不均,更患不公”——转型期的“公平感”与“冲突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4期)。
    (6)参见王刘飞《社会比较、成就归因与社会冲突感》(《社会科学》2015年6期)。
    (1)参见孙立平《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2期)。
    (1)参见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参见姚望《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表达链条的断裂与铸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6期)。
    (2)参见于群博、童辉《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模式的文献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 期)。
    (3)参见王中会《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7期)。
    (4)参见杨欣欣、刘勤学等《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感恩和社会认同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