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单方变更合同的法律规制——兼论《电子商务法》第34条之局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gulation on Unilateral Contract Modification by E-commerce Platform:Also on the Limitation of Article 34 of Electronic Commerce Law
  • 作者:王红霞 ; 孙寒宁
  • 英文作者:WANG Hong-xia;SUN Han-ning;School of Law,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 ; 单方变更合同 ; 格式条款 ; 单方变更权 ; 单方解除权
  • 英文关键词:e-commerce platform;;unilateral contract modification;;standard term;;unilateral modification right;;unilateral cancellation right
  • 中文刊名:HD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8
  • 出版单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3;No.148
  •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消费促进的法治缺失及其矫正(13YBB2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化法律体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14AZD145);;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实证研究——基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546份判决书(2017zzts252)
  • 语种:中文;
  • 页:HDXB201901019
  • 页数:8
  • CN:01
  • ISSN:43-1286/C
  • 分类号:143-150
摘要
电子商务平台单方变更合同具有普遍性和频繁性。由于平台服务协议的持续性、技术性、丰富性和交叉补贴等特点,既有格式条款规制制度难以发挥效用。《电子商务法》确立了平台单方合同变更权与相对方单方合同解除权,并辅以意见征集和先期公示规则。但平台的特殊地位使相对方对其具有依赖性,导致单方解除权缺乏抑制平台滥用单方变更权的实际作用;征求意见与先期公示又缺乏真正的约束力;特殊提示义务则被实质性地抛弃。建议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配套制度,强化对平台变更合同的内容控制,扩大"禁止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的适用范围、细化其规范对象,明确并分类分级设置平台的特殊提示义务。
        Unilateral contract modifica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 is universal and frequent.Due to the persistence,technicality,richness and cross-subsidy of the platform service agreement,the existing regulation system on standard terms is difficult to be effective.Electronic Commerce Law establishes the unilateral modification right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unilateral cancellation right of the counterparty,supplemented by the rules of solicitation of opinions and early publicity.However,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platform makes the counterparty depend on it,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unilateral cancellation right to inhibit the abuse of the unilateral modification right.Solicitation and early publicity are lacking of real restraint.And the duty of special reminding is substantially abandoned.It is suggested to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Law,strengthen content control of platform unilateral contract modification,exp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prohibition against abus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atus",detail its regulation object,set up and specify the special platform reminding oblig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引文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8-08-20)[2018-08-20].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47/201808/t20180820_70486.htm.
    [2]杨立新.网络交易法律关系构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6(2):114-137.
    [3]林旭霞.论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协议的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2012(5):138-145.
    [4]袁嘉,刘维俊.互联网行业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规制研究——以“二选一”行为为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5):51-54.
    [5]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6][英]阿狄亚.合同法导论[M].赵旭东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马辉.格式条款信息规制论[J].法学家,2014(4):112-126.
    [8]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苏永钦.私法自治与公平法的管制——公平法第二十四条的功用与滥用[J].月旦法学杂志,2001(3):40-56.
    [10]范雪飞.论不公平条款制度——兼论我国显失公平制度之于格式条款[J].法律科学,2014(6):105-112.
    [11]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张良.论消费者合同中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7-55.
    [13][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M].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对于此类主体,法律法规中的称谓并不统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称之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称之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电子商务法》称之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总体上看,它们都是指称“在电子商务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独立开展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根据商务部2018年5月31日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规模市场占比排名前9的电子商务平台分别是天猫(57%)、京东(25.5%)、苏宁易购(4.5%)、唯品会(3%)、国美在线(1.5%)、亚马逊中国(0.8%)、网易考拉(0.7%)、当当(0.4%)、聚美优品(0.2%),上述平台合计市场份额为93.5%。参见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年版,第20页。另根据国内知名电商智库2018年6月1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2017年我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排名前8的平台及其占比分别为天猫(52.73%)、京东(32.5%)、唯品会(3.25%)、苏宁易购(3.17%)、拼多多(2.5%)、国美在线(1.65%)、亚马逊中国(0.8%)、当当(0.46%),合计市场份额达97%以上。该统计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参见中国电子商业研究中心:《2017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http://www.100ec.cn/zt/17wlls/,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9月6日。
    (3)因淘宝规则于2013年7月22日进行了结构变更,将“淘宝规则”(包括淘宝总则、淘宝网分则、天猫分则)整合分立为“淘宝规则”和“天猫规则”。因此,此处为了统计需要,只整理了淘宝网的规则变更状况。淘宝网规则:《淘宝规则展现结构变更公告》,https://rule.taobao.com/detail-477.htm?spm=a2177.7231193.0.0.59ee17eaunfql7&tag=self,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9月14日。
    (1)表格来源:笔者整理。样本内容分别参见《淘宝平台服务协议》,http://terms.alicdn.com/legal-agreement/terms/TD/TD201609301342_19559.html?spm=a2145.7268393.0.0.f9aa5d7cnHBzub;《京东用户注册协议》,https://in.m.jd.com/help/app/register_info.html;《唯品会服务条款》,https://viva.vip.com/act/supportClause-pc?wapid=vivac_802;《苏宁易购会员章程》,https://reg.suning.com/memberRegu.do;《国美平台服务协议》,https://login.gome.com.cn/authAgreeMent;亚马逊中国:《使用条件》,https://www.amazon.cn/gp/help/customer/display.html/ref=ap_register_notification_condition_of_use?ie=UTF8&nodeId=200347160;《网易手机账号服务条款》,https://reg.163.com/agreement_mobile_wap.shtml?v=20171127;《当当交易条款》,http://help.dangdang.com/details/page12;《聚美优品用户服务协议》,http://www.jumei.com/help/user_terms,《拼多多用户服务协议》,拼多多手机APP。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9月13日。
    (1)商务部2007年发布的《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第3.1.3条;商务部2011年发布、2016年修正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第5.7条;原工商总局2014年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指引》第6.2条、第9条;原工商总局2014年施行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17条;商务部2014年发布的《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试行)第6条;原工商总局2015年施行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8条、第9条。
    (1)电商平台“二选一”具体是指,在电商促销活动中,一些电商平台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入驻商家只能在一家平台参加促销。参见杜晓,张新妍:《完善立法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法制日报》2018年7月10日第5版。
    (2)在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粘性和品牌忠诚度会更为明显。资深“剁手党”们对价格的敏感度明显下降,对商品品质的关注度则日益提升,整体的消费特征由刚需转化为个性化需求。参见秦海波:《“电商节”已不止于促销》,《经济日报》2017年6月21日第8版。
    (3)直至2016年在芜湖开设首家线下体验店之前,“三只松鼠”一直是一家纯互联网食品品牌企业,其所有的产品只在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http://www.3songshu.com/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