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当代转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脉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谦 ; 文军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转型社会学 ; 理论脉络
  • 中文刊名:JHXK
  • 英文刊名: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云南红河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江海学刊
  • 年:2019
  • 期:No.321
  •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项目号:201701070005E00041);;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转型社会学理论前沿研究”(项目号:2018JS473)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JHXK201903032
  • 页数:9
  • CN:03
  • ISSN:32-1013/C
  • 分类号:149-157
摘要
全球化的今天,急剧的社会变迁使社会转型成为一类和社会发展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特殊社会事实,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当代转型社会学研究的出现,正是转型理论研究与社会转型实践相互影响的产物。回顾当代转型社会学研究兴起的理论历程,我们发现专注于"传统与现代"主题的社会转型研究,基于市场转型的社会转型研究,聚焦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研究,导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转型研究以及文化视域中的社会转型研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背后隐藏的是当代转型社会学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和细化的逻辑主线,也是学界对社会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反思的结果。
        
引文
①详见文军《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发展社会学的中国实践及其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4期。
    ②周晓虹:《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③贝克、鲍曼、吉登斯关于社会转型的思想与早期社会学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不再囿于一种“故事主线”(story line)的进化论叙事视角,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充满了各种流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④尽管“转型”和“发展”常被用来指代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但严格意义上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转型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兴起提供了可能。详见文军、王谦《从发展社会学到转型社会学:发展研究学科范式的新探索》,《江海学刊》2017年第1期。
    ⑤有学者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归纳为市场化、去市场化、再市场化的过程,详见谢立中《迈向对当代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的全球化分析——一个初步论纲》,《求实》2016年第3期。
    ⑥在经济学中,“Market Transition”亦被一些学者译为“市场转轨”,强调经济调节机制从计划“轨”向市场“轨”的转变,用以区分强调经济制度结构和体制转变的市场转型“Market Transformation”。参见吴垠、刘灿《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多数社会学者是从市场转型角度来使用“Market Transition”这一概念的。
    ⑦波兰尼的“嵌入性”概念,强调了市场嵌入社会是人类历史的普遍逻辑,格兰诺维特则进一步阐述了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嵌入社会结构的思想。Polanyi 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57/1944;Granovette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1,Issue.3,1985,pp.481~510.
    ⑧新经济社会学关于将市场纳入到社会结构的分析也存在两条不同路线:一是哈里森·怀特(H.White)将社会结构变量引入到经济学中以改造和完善经济学中的市场模型;二是格兰诺维特直接用社会学的变量代替经济学的变量来解释市场问题。参见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⑨Ivan Szelenyi,“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Vol.9,Issue.1,1978,pp.63~87.
    ⑩详见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29页。
    (11)在倪志伟关于市场转型的系列研究中,1991年和1996年的两篇论文比较有代表性,前者回应了再分配群体的权力资本仍有优势的根源在于市场改革仍处于局部改革阶段,而后者从相对角度指出市场转型同样让再分配群体受益,只不过与直接生产者相比这种收益相对较少,坚持了其市场转型论中强调权力资本削弱的观点。2012年,倪志伟出版了以中国市场转型为主题的著作,强调中国市场转型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在于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变革。Victor Nee,“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6,Issue.3,1991,pp.267~282;Victor Nee,“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Issue.4,1996,pp.908~949;Victor Nee,Sonja Opper,Capitalism from Below:Market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2)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3)[英]威廉·乌斯怀特、拉里·雷:《大转型的社会理论》,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14)A.G.Walder,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在此基础上,孙立平将社会主义研究范式梳理归纳为极权主义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研究范式和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302页。
    (15)福山(F.Fukuyama)是持此类观点的主要代表。F.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London:Hamish Hamilton,1992.
    (16)S.Holmes,“Introduction to From Post-communism to Post-September 11”,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Winter),2001.转引自[英]威廉·乌斯怀特、拉里·雷《大转型的社会理论》,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参见吕鹏《从东亚样本看“后共产主义”研究的多元路径》,《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1期。
    (18)如果说古典社会学主要致力于解释朝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次大转型,那么第二次大转型则是社会学需要应对的新挑战。Michael Burawoy,“The Sociology for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6,Issue.1,2000,pp.693~695.
    (19)King Lawrence Peter,Ivan Szelenyi,Max Weber’s Theory of Capitalism and Varieties of Post-communist Capitalism,First draf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Francisco;King Lawrence Peter,Ivan Szelenyi,“The New Capitalism of Eastern Europe”,In N.Smelser & R.Swedberg(eds.),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Ivan Szelenyi,“Weber’s Theory of Domination and Post-Communist Capitalisms”,Theory and Society,Vol.45,Issue.1,2015,pp.1~24.
    (20)Blake D.Ratner,“‘Sustainability’ as a Dialogue of Values:Challenges to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Sociological Inquiry,Vol.74,Issue.1,2004,p.51.
    (21)Jose A.Prad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Classical Sociological Analysis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ociology,Vol.14,Issue.1,1999,pp.7~31.
    (22)Jochen Markarda,Rob Ravenb,Bernhard Truffer,“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An emerging field of 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Research Policy,Vol.41,Issue.6,2002,pp.955~967.
    (23)拉特纳认为可持续发展虽然可以在技术、伦理层面达成共识,但作为一种集体决策的结果,价值冲突和对话是不可避免的。Blake D.Ratner,“‘Sustainability’ as a Dialogue of Values:Challenges to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Sociological Inquiry,Vol.74,Issue.1,2004,pp.50~69.
    (24)John Grin,Jan Rotmans,Johan Schot,Transitio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ong Term Transformative Change,New York:Routledge,2010,pp.126~131.
    (25)刘少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缺失》,《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
    (2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27)社会转型是与文化的产生以及意义的制造关联在一起的,因此社会转型一定是文化转型。Sherry B.Ortner,Anthropology and Social Theory:Culture,Power,and the Acting Subject,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p.19.
    (28)如果社会转型实践中缺少相对统一的主导型的文化精神,就会影响到社会转型的健康发展。参见衣俊卿《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关于发展哲学的核心问题的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3期。
    (29)徐杰舜、赵旭东等:《人类学遭遇文化转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年第1期。
    (30)[瑞士]吉尔贝·李斯特:《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陆象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31)Jocelyn Viterna,Cassandra Robertson,“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41,Issue.1,2015,pp.2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