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小说的视觉化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吕佳 ; 吴晓明
  • 关键词:小说 ; 电影 ; 视觉化 ; 严歌苓 ; 视觉化
  • 中文刊名:SHIT
  • 英文刊名:Radio & TV Journal
  • 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视听
  • 年:2019
  • 期:No.143
  • 基金:201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备案项目(项目编号:1352MSYYB027);; 2017年度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MNUB201622)
  • 语种:中文;
  • 页:SHIT201903004
  • 页数:2
  • CN:03
  • ISSN:45-1342/G2
  • 分类号:13-14
摘要
作为当下主要的文化范式,电影力量的强大逐渐改变着与文学的关系格局,视觉化的思维对作家们的写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严歌苓的电影观与文学观相融通,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影视话语系统的表现方式,其小说蕴涵了丰富的电影元素。严歌苓本人也认为小说与电影之间相互给予和滋养着,并在富有张力的文字基础上运用大量电影技巧使得其小说画面感极强,充满视觉的冲击使作品更为立体化。这些小说具有视觉化叙事倾向,在大众的需求下作者以小说体裁为外在表现形式,小说语言生动,人物丰满,情节起伏跌宕,叙事空间频繁跳切,具有明显的视觉化。
        
引文
①严歌苓.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