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图像:记忆媒介视角下的诗与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aracter and Image:Poetry and Pant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Memory Media
  • 作者:张宇慧
  • 英文作者:Zhang Yu-hui;
  • 关键词:文字 ; 图像 ; 记忆媒介 ; ;
  • 中文刊名:ZQN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14 09:59
  •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年:2018
  • 期:v.37;No.198
  • 基金: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古代诗学记忆研究”(课题编号:17YJC751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QNZ201805020
  • 页数:7
  • CN:05
  • ISSN:10-1318/C
  • 分类号:140-146
摘要
作为记忆的媒介,图像早于文字,文字发明后以其无可比拟的抽象性和反身性使其在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记忆媒介的同时亦成为思维的载体,继而建构阐释的框架;而图像则因其虚指性难以在文化传统中获得话语权。汉字早熟且极具稳定性,文字的发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记忆本身。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图像的记忆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就艺术而言,山水画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其无限与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原型",削弱了图像的虚指性,将山水画从逼真中解放出来成为超越纯粹感官的精神活动,山水画遂得以与山水诗共同建构理想的山水,进而建构审美理想和传统。
        
引文
[1]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6页。
    [2][8][9][10][11]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47、253、247、247、256页。
    [3]王充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96-597页。
    [4][7]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5][13]何志明等:《唐五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162页。
    [6]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08页。
    [12][24]俞剑华:《中国历代画论大观(第一编先秦至五代画论)》,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45、32页。
    [14][15][16][17][18]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金程宇冈田千惠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50、51、189、184页。
    [19]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725页。
    [20]张岱:《琅嬛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52页。
    [21][22][23][25][26]俞剑华:《中国历代画论大观(第二编宋代画论)》,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54-55、55、49、51、44页。
    [27]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
    [28]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7页。
    (1)本文所涉及的语言均为文字形式,因此不特别区分语言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