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晓兰
  • 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 ; 经济新常态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中文刊名:LBYT
  • 英文刊名:Theory Research
  • 机构: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2-05
  • 出版单位:学理论
  • 年:2018
  • 期:No.776
  • 语种:中文;
  • 页:LBYT201802019
  • 页数:3
  • CN:02
  • ISSN:23-1106/D
  • 分类号:51-53
摘要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有机构成呈现提高的趋势。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宏观政策等方面,中国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得出坚持公有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健宏观政策调控等措施。
        
引文
[1]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邓晓丹,李鸿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依据——创新资本有机构成论视角解析经济发展的持续性[J].学术交流,2007(12).
    [3]何自力.去工业化、去周期化与经济停滞常态化——一个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3-38.
    [4]席华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的现实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
    [5]朱柏铭.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8(2).
    [6]杨继国.最优资本有机构成与最优经济增长[J].桂海论丛,2013,29(2).
    [7]杨继国.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危机机理分析[J].经济学家,2010(2):5—11.
    [8]唐国华.资本有机构成、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J].经济论坛,2011(3).
    [9]郑久平,冉光和.资本有机构成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软科学,201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