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地域性发展——论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才让拉措
  • 关键词:西藏 ; 生态文明 ;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 ; 当代价值
  • 中文刊名:XZFZ
  • 英文刊名:The Theoretical Platform of Tibetan Development
  • 机构: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西藏发展论坛
  • 年:2019
  • 期:No.167
  • 语种:中文;
  • 页:XZFZ201901010
  • 页数:4
  • CN:01
  • ISSN:54-1047/C
  • 分类号:34-37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方水土,这是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这片古老而神秘的远古大地,千百年来得益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保护和滋养,及藏民族感恩怀德的自然情结和对待众生的平等观念所赐予,因此,我们今天在西藏搞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得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路子。
        
引文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8.1;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西藏人民出版社,2017.11;
    [3]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M].民族出版社,2007.1;
    [4]何峰:《藏族生态文化》[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1;
    [5]陈伟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
    [6]段刚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努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