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64排CT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的可行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64排CT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右心功能改善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2017年诊断为漏斗胸并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漏斗胸患儿102例。漏斗胸患儿术前、术后都进行胸部CT及TTE检查,分析比较患儿术前术后CT指标:胸骨最凹处与相应胸椎前缘距离值a、胸廓宽径最大值b、Haller指数b/a;TTE指标:三尖瓣环径、三尖瓣环位移(TAPSE)及右室舒张末径(RVD)。结果:漏斗胸患儿术前与术后CT指标中的Haller指数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患儿术前术后TTE指标中的三尖瓣环径、RVD和TAPSE也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利用64排CT及TTE评价漏斗胸患儿右心功能改善程度的可行性较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引文
[1]孙记航,曾骐,李静雅,田宏伟,陈诚豪,张玥,彭芸.利用CT及心脏超声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心脏受压改善程度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08):1222-1225.
    [2]余建群,杨志刚,李真林,张梅,郭应坤,卢春燕.漏斗胸畸形程度对心脏形态和位置等影响的螺旋CT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07):25-28.
    [3]周子浩,陈刚,唐继鸣,贲晓松,谢亮,周海榆,张冬坤,叶雄,林文梁.微创漏斗胸矫正术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085-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