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探究之“青马工程”融入团支部建设——以艺术类专业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周瑶
  • 关键词:青马工程 ; 共青团 ; 团支部建设 ; 艺术类
  • 中文刊名:ZKSD
  • 英文刊名:Think Tank Era
  • 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2-11
  • 出版单位:智库时代
  • 年:2019
  • 期:No.174
  • 语种:中文;
  • 页:ZKSD201906015
  • 页数:2
  • CN:06
  • ISSN:14-1391/D
  • 分类号:26-27
摘要
以团支部建设为切入点,探讨高校艺术类专业"青马工程"实施的创新尝试,将"工作痛点"转化为"工作切入点",继而形成"工作提升点",贴近学生需要、丰富活动内涵,增进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多向度和谐发展。秉承"显性的美育、隐性的德育"原则,实施在德育目标指导下的艺术实践教育,用不同形式、内容的艺术实践教育承载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实现艺术专业学生在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和"又红又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引文
[1]姜柳.高校“青马工程”的实践与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读本》[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7+263.
    [2]庞玉清.高校开展“青马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6):1-3.
    [3]崔惠斌,潘文庆.高校“青马工程”深化创新的实践逻辑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6(1):96-98.
    [4]李永胜.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78-81.
    [5]郭超,李廷宪.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长效机制基本框架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