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7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ITL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发病过程中均出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多见,大多有B症状,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出现肝大、脾大、关节疼痛等症状。实验室特征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LDH增高、白细胞计数改变为主。结论AITL临床表现多样,需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综合分析,AITL治疗多用CHOP为主化疗,起效快,但易复发,预后与多因素有关,但总体预后差。
        
引文
[1]李权,盐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0):35-36.
    [2]牛俊颖,朱华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04):264-270.
    [3]李小秋,李甘地,等.中国淋巴瘤亚型分布:国内多中心性病例10002例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