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教师“文化使命”的式微及重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曹二磊 ; 张立昌
  • 关键词:乡村教师 ; 文化使命 ; 文化辐射 ; 乡村社会 ; 城市导向
  • 中文刊名:XJSH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 机构: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新疆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220
  • 基金: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能力的建构与提升研究”(17NXBSH0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JSH201903011
  • 页数:6
  • CN:03
  • ISSN:65-1211/F
  • 分类号:91-96
摘要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理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当下,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文化的功能不断弱化,暴露出本体性价值的失落、缺乏公共性情怀、文化创生根基迷失等问题。文章认为需要通过完善各级管理保障机制、培养教师浓厚的乡土情感、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等方式履行新时期乡村教师的文化责任与使命。
        
引文
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马多秀:《农村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闫守轩:《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
    (1)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覃泽宇:《基于地方文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7期。
    (3)申卫革:《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的缺失与建构》,《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4期。
    (4)吴惠青、郭文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5)王勇:《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教育探索》2013年第2期。
    (6)陈向明:《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8期。
    (7)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76页。
    (8)吴惠青、郭文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
    (9)凡勇昆、邬志辉:《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文化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11)宋伟涛:《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27日第4版。
    (12)王乐:《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
    (1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14)唐松林、王祖霖:《“厚”乡村教师之“生”:城乡教师均衡发展之策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第3期。
    (15)石瑞娇、方红:《乡村教师文化创生的困境、原因及实现路径》,《教育导刊》2018年第9期。
    (16)储朝晖、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