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媒介机制下中国非虚构写作发展反思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从纸媒时代的特稿专版,到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已经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路程。2012年至今,微信公众号的兴起给予这种文体形式新的发布媒介、符号表达方式、内容生产方式,使其在变革中重新焕发生机,产生新的产业增长点和阅读需求。本文旨在用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审思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媒介机制中非虚构写作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做到媒介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更好地发挥这种文体的活力和长处。
        
引文
[1]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41,228.
    [2]杨慧媛.媒介批评视域下的“网络孤独症”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5,04:25.
    [3]张涛甫.非虚构写作:对抗速朽[J].新闻记者,2018(09).
    [4]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0,27-31.
    [5]刘卓.“非虚构”写作的特征及局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01).
    [6]魏成华,朱希.浅析“非虚构写作”对传统媒体转型的意义[J].新闻窗,2018(05):80-81.
    [7]李仪.关于“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属性[J].文学自由谈,2017(06).
    [8]闫海军.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路径:共在、共鸣与共识[J].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
    [9]王光利.非虚构写作及其审美特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7(04).
    [10]邓晓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1]李淑华.“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传播学解读[J].今传媒,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