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辰《诗经》研究的文学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于春莉
  • 关键词:马瑞 ; 《毛诗传笺通释》 ; 文学性 ; 经学
  • 中文刊名:JHLZ
  • 英文刊名:Jianghuai Tribune
  • 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25 09:02
  • 出版单位:江淮论坛
  • 年:2018
  • 期:No.292
  • 基金: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清代桐城经学家马瑞辰研究”(2017CX069)
  • 语种:中文;
  • 页:JHLZ201806026
  • 页数:6
  • CN:06
  • ISSN:34-1003/G0
  • 分类号:163-168
摘要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是一部用汉学方法治《诗经》的经学名著,但在深刻把握比兴、涵泳诗篇字词、体会文学情境创造、多视角考察等方面体现出其《诗经》研究的文学性。这使马瑞辰阐发诗义常常能够跳出传统经学的拘囿,所得出的观点更新颖,成为经学研究解读诗义的重要补充。马氏释诗的过程显示出,对《诗经》进行文学阐释和经学考证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与甚为尊《序》的胡承珙和墨守毛《传》的陈奂相比,马瑞辰显得文学领悟力更强,学术视野更加开阔。
        
引文
[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3]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胡承珙.毛诗后笺[M].郭全芝,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9.
    [5]陈奂.诗毛氏传疏(第五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6]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述闻[M].虞思征,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戴震.戴震全书·毛诗补传[M].张岱年,主编.合肥:黄山书社,1995.
    [8]闻一多.风诗类钞甲·闻一多全集(第4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欧阳修.诗本义[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王晓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训释方法[C]∥《文史》(第二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
    (1)梁启超在其名著《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中,将马瑞辰、胡承珙、陈奂列为清代乾嘉汉学中《诗经》学研究的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以陈、胡、马三人为清代治《诗》三大家已经成为目前学界共识。
    (2)关于马瑞辰文学作品的著述情况,参见陈鸿森:《马瑞辰树萱堂诗文辑存》,载程水金主编《正学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22-349页;拙文《桐城经学家马瑞辰著述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马瑞辰与桐城派学者的交游情况可参见拙文《桐城经学家马瑞辰交游考》,《兰台世界》,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