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资源法律保护制度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娴 ; 廖欣
  • 关键词:民族地区 ; 旅游开发 ; 可持续性 ; 绿色发展
  • 中文刊名:SKZH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 机构: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社科纵横
  • 年:2019
  • 期:v.34;No.280
  • 基金: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企业直接投资东盟法律风险研究”(批准号18BFX003)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KZH201906017
  • 页数:6
  • CN:06
  • ISSN:62-1110/C
  • 分类号:85-90
摘要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也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但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民俗文化庸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法律保障制度的缺陷。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文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广西日报,2018-4-26.
    [2]广西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EB/OL].http://www.gxtj.gov.cn/tjsj/tjgb/rkpc/201605/t20160517_123712.html.
    [3]唐金勇.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地域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教育,2014(19).
    [4]世界旅游发展报告2018——旅游促进减贫的全球进程与时代诉求[DB/OL].中国旅游研究院网站,http://www.ctaweb.org/html/2018-9/2018-9-25-14-58-30700.html,2018-9-25.
    [5]何伟.数说广西:改革开放40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从2100万降到267万[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shuju/2018-12/09/content_5347212.htm,2018-12-9.
    [6]陈作雄.广西喀斯特地形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7]李轶.巴马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N].河池日报,2017-6-29.
    [8]邹菊芳.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当代经济,2017(05).
    [9]杨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思考[D].云南大学,2010.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8-3-24.
    [11]杨艺.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与开发——以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