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极强霾过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琳 ; 高雷娜 ; 陈华凯
  • 关键词:辐合带 ; 混合层 ; PM2.5浓度 ; 山东德州
  • 中文刊名:ANHE
  • 英文刊名: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6-05-31 15:44
  • 出版单位:现代农业科技
  • 年:2016
  • 期:No.670
  • 语种:中文;
  • 页:ANHE201608132
  • 页数:3
  • CN:08
  • ISSN:34-1278/S
  • 分类号:227-228+230
摘要
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通过WRFV3.7.1模式针对12月22—23日德州市出现的一次极强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大气形势分析,地面气压场弱,天气形势静稳,地面存在一条辐合带,PM2.5浓度增大;2冷锋南下,地面辐合线南压,污染物也随之往南移动;3混合层高度低,湍流弱,污染物难以向高层扩散,导致PM2.5浓度持续上升。
        
引文
[1]童尧青,银燕,钱凌,等.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7(5):584-588.
    [2]胡亚旦,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9(7):73.
    [3]高歌.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7):761-768.
    [4]饶晓琴,李峰,周宁芳,等.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霾天气的分析[J].气象,2008(6):89-96.
    [5]赖芬芬,孙军.2015年3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2015(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