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效率、稳定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樊纲 ; 张泓骏
  • 年:2005
  • 作者机构: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 会议召开时间:2005-10-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F124.1;F126.2
  • 学会代码:JJYJ
  • 学会名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 页数:45
  • 文件大小:1382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本篇内容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关于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一个简要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对现实的描述;第四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第五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第六部分是本篇的小结,包括基本结论和政策涵义。一、引言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教授于1955年提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平等状况变化的"倒U型"理论,开创了研究收入分配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问题研究的先河。在他之前,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基本上是探索有关收入的功能性分
引文
阿塔纳修斯·阿西马科普洛斯(编),1995,《收入分配理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北京。
    罗伯特·J·巴罗,2004,《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陈宗胜(编著),2001,《收入分配及发展经济学的其他主题(我评别人与别人评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2004,《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樊纲,1993,《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樊纲,1994,《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2003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洪大用,2003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http://www.china.org.cn。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1995,《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李实、佐藤宏(主编),2004,《经济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李小云、左停、叶敬忠、朱启臻(主编),2003,《2002中国农村情况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人类发展报告2004》,http://www.undp.org。
    刘秀梅、田维明。200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第2卷第3期。
    卢嘉瑞等,2003,《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
    马从辉,2004,《开放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马国强、苏明、石爱虎.1994。《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贵阳。
    莫荣(主编),2004,《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
    权衡,2004,《“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乔·B·史蒂文斯,1999,《集体选择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上海。
    王小鲁、樊纲(编),2002,《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和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
    王小鲁、樊纲,2004,《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1期。
    王小鲁、樊纲,2004,《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1999,《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汪翔、钱南,1993,《公共选择理论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威廉·格林。1998,《经济计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姚洋(主编),2004,《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赵树凯,1998,《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赵勇,2002,《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论》,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
    周振华(主编),2003,《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周振华(主编),2005,《收入分配与权利、权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Aghion,P.,E.Caroli and C.Garcia-Penalosa,1999,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Growth Theori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7(4):1615—1660.
    Aghion,P.and J.G.Williamson,1998,Growth,Inequality,and Glob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esina,A.and R.Perotti,1996,Income Distribution,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Invest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81(5):1170—1189.
    Asnao,Akihito,2001,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PhD dissertation,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Baner Jee,Abhijit V.and Esther Duflo,2003,Inequality and Growth:What Can the Data Say,JEG,8:267—299.
    Barro,Robert J.,2000,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JEG,5:5—32.
    Benabou,Roland,.1996,Inequality and Growth,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1—74.
    Benhabib,J.and A.Rustichini.,1996,Social Conflict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1):129—146.
    Champernowne,D.G.and F.A.Cowell,1998,Economic Inequal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eedy,John,1998,The Dynamics of Inequality and Poverty:Comparing Income Distributions,Edward Elgar Publishing,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
    Fields,Gary S.,2001,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A New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World,The MIT Press.
    Gupta,D.,1990,The Economics of Political Violence,New York:Praeger.
    Hibbs,D.,1973,Mass Political Violence: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New York:Wiley.
    Lambert,Peter,J.,1989,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A Mathematical Analysis,Basil BlackwelL
    Levy,Amnon and Joao R.Faria,2003,Economic Growth,Inequality and Migra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McNutt,Patrick A,?2002,The 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Edward Elgar Publishing,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
    Mueller,Dennis,C.,2003,Public ChoiceⅢ,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otti,Roberto,1996,Growth,Income Distribution,and Democracy:what the Data Say,JEG,1:149—87.
    Slottje,Daniel J.and Baldev Raj(editors),1998,Income Inequality,Poverty,and Economic Welfare,Physica-Verlag,New York.
    Tanzi,Vito and Ke-young Chu(editors),1998,Income Distribution and High-Quality Growth,The MIT Press.
    Venieris,Y.and D.Gupta.,1986,Income Distribution and Sociopolitical Instability as Determinants of Savings:A Cross-Sectional Mode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873—883.
    (1)这里的“经济效率”实际上与上文中的“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的意思差不多。
    (1)作者的数据从1960年开始。
    (2)每组分别为人口的20%,由低向高排列。第三、第四收入组的收入份额越高,则这个社会越平等。
    (1)第三收入组的收入份额越高,则这个社会越平等。
    (1)表2-1至2~3中的数据来自洪大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见中国网: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64796.htm.
    (1)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平等程度的指示器。
    (1)不妨假设, ■,即w~L为整个社会人均收入的一半。
    (2)由于这个社会救济机制的存在,会起到“养懒人”的作用,部分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使其收入超过w~L的少数人,故意偷懒,使自身收入略低于w~L,从而领取社会给予的“低保收入”。
    (3)假定社会总人数为N。
    (4)y_i受投票人自身利益的影响,可能与社会最优值不一致。
    (1)y~*是这个社会最优的“低保收入”。
    (2)y~(**)是个人决策最优条件代入社会最优条件得出的最优“低保收入”。
    (1)我们仍然假设效用函数为:U_i(x_i,y)=x_i~β-y~(r_i);U是个人保留效用,与该社会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关。
    (1)所谓“民粹主义”,是产生于俄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股社会思潮。它最著名的口号是:“到民间去。”这个口号将变革俄国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广大农民身上,要求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显然,这是一种兼有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倾向的革命思想,正如别尔嘉耶夫指出的那样:“民粹主义是俄罗斯的特殊现象……斯拉夫主义者、赫尔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70年代的革命者都是民粹主义者。把人民看作真理的支柱,这种信念一直是民粹主义的基础。”(樊星,2001年: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流变——《当代思想史》片断;http://www.fanjiaren.com/mczy.htm。)
    (1)民主值是依照各国的政治权利水平大小而定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一共分为7个等级。
    (1)这样假设与现实有些出入,不过在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基尼系数较高的国家、低保制度又不甚完备的国家中,该假设更具代表性。
    (2)y_(-i)是指不包括y_i的其他y值。
    (1)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求这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只是该种方式“求出的解”包含得更多些,因为正文中暗含了一些约束条件(功利主义的效用函数)。即:(?)U_1(x_1,(?))s.t.U_i(x_i,(?))=(?)_i,i=2,3…N;x_i+T_i(w_i,(?),t)=w_i,w_i>w~L;x_i=w_i+(?),w_i≤w~L;(?)T_i(w_i,(?),t)=(?)(?)(即(?)T_i(w_i,y_i,t)=N_0(?))。
    (1)此处的中括号表示“取整”。
    (1)S∈[0,1],且s值越大,社会越安定。
    (2)我们假定γ_i服从一定的分布,使得S ■二阶可导。
    (3)更为准确地说,劳动所得的收入应该是边际报酬递减的,比如w_i=μL_1~α,其中α<1。
    (4)我们没有考虑个人与社会进行博弈的情况。
    (1)我们假定加总后的函数是二阶可导函数,即随着“低保水平”线的提高,社会中的懒人数量会有所增加。